第 167 章 地理曆史農業5(2 / 2)

兩條農牧交錯的線相差太大,看得人額頭直跳,天象變幻下北方農業竟退得如此厲害?

西晉束皙?笑著打開奏疏,上麵寫著:先朝黃河南北千裡之地為牧地,而中土州司土狹人繁,農業不濟,於國不利。

難怪近年修建水渠成效不大,人力豈能勝天?

農業乃國家大事,如今要

怎麼解決這大事?

他合上奏疏期盼地瞻向天幕:神跡啊,求您大發慈悲賜民農業之技吧!

【中途(三國後期)有過長達三十餘年的轉暖期,但仍挽回不了氣候走向乾冷期。

冷氣帶來的是糧食減產,魏晉冷期北方糧食畝產量,與兩漢暖期相比下降約1.5%。

到南北朝時糧食畝產量比魏晉又下降13.3%】

聽著天幕提及南北朝,朱棣正巧翻到北魏史,聞言皺眉:“不對,北魏道武帝向蒙古五原縣到包頭一帶大肆移民,修水屯田,讓田地大熟,產穀甚多。

後人怎麼會說北魏糧食比前朝少?

他的疑問無人回答,隻好放下手中書籍繼續聽天幕講解:

【糧食下降引起的是社會紊亂,黃巾起義、三國割據、五胡亂華、永嘉之亂等等動蕩,都發生在這四百年間。

從東漢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裡,前後共發生戰爭595次,年平均達1.65次,戰事頻繁為曆史之最】

400年近六百次戰爭的數據砸到無數人心尖上,戰爭代表什麼?

血腥、白骨、無人煙...無論是布衣還是權貴,都不願受戰爭之苦,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下跪祈求:請神跡指點迷津,使吾國安民保境!

在一片求神指點迷津的祈求中,司馬炎為安民心強撐著對神跡自辯:“本朝氣候與魏有所不同,今長江等地稻種能一年兩熟,連年豐收民用安足!”

所以他晉朝不在寒冷期範圍內,他晉朝乃天佑之,與篡位得國無關!

司馬炎臉色鐵青,他絕不能讓朝廷與寒冷天象扯上關係,否則引起天下再議晉立國之緣,朝堂上那把椅子司馬家就坐不穩!

與慌亂的司馬炎不同,曆代帝王齊齊向天躬身:求神跡賜救災提農業之方!

無數百姓泣求:求求神仙保佑家中老小不受戰亂之苦!

龐大的意願化為彈幕在房進眼前飄過,看得他胖臉皺成一團:他之前就說過要講農業,誰那麼著急?催什麼催?

看直播不認真聽還亂發言,毛病!

心裡不爽的他直接將彈幕忽視,曆代民眾沒得到神跡回複,心中開始絕望大哭,心中各種滋味翻湧,恨自己沒生在好時代,恨為什麼自己不投身在後世享福?

甚至恨起神跡,既然不能改變他們命運,為什麼要揭開他們殘忍未來?

劉啟(漢景帝)聽到天幕在磨蹭什麼江南開發,按不住性子把手中棋盤往地上一砸:“說農業農業,提什麼孫吳?”

【寒冷氣候使草原生態環境崩潰,遊牧民族南下爭奪生存地,而中原也因農業減產、戰亂四起不斷向南遷徙,於是慢北方一步的南方開始得到開發。

南方因地處山川沼澤居多,導致長江流域土質比黃河流域更加密實堅硬,農業開墾難度較大。

但長江流域的水係條件比黃河要好,水患少於北方,物產比較豐富,生存壓力比北方少。

所以上古時代百越民眾生活習性上不如北方有組織性,悍勇性,政治、社會相對鬆散,主要矛盾是各越部落衝突,因此南方宗族意識強於北方】

孫權嘀咕:難怪陸家那些士族如此難鬥,原來是自古流傳的習性。

他剛嘀咕完就聽到神跡提及他:【兩漢及先秦楚國、吳越對南方都有過開發功勞,但把南方往前推動大步的是孫吳。

推廣牛耕開墾荒地,提高稻田產量,對外造船產青瓷開啟貿易,是深度開發江南的第一棒。

西晉天下大亂,中原政權再次南遷,南方得到大量北方技術開始發展,並開始追趕北方。

但在大一統的思想下,南方比不上南方有優勢,隻能作為備用政權存在。

唐朝氣候回暖後,南方作為貶官地區來開發使用】

賈思勰沒顧得上聽神跡講述江南開發,全身注意力都集中在後世測古氣溫方法上:物候。

用動植物變遷來核對氣溫變化,推出氣候走向。

好方法!平時觀農耕天象他們也會觀候鳥、花開時節,但不會剝繭抽絲地尋找天象軌跡。

以後人視覺看全局氣候後,他對農書著作有了更多想法。

他跑回書房抽出已寫半部的‘齊民要術’,迅速翻找自己想要信息:種穀三月上旬及清明桃始花為中時。

今桃花始開乃三月中旬,桃花開清明近,而後世清明時節是何時?

四月五日前後,今與後相比清明略晚七八日,可見現在比後世冷。

往前推,再細究各地氣候變化,就能及時調整作物耕種,天寒擇耐寒之物,預示到氣候持續乾旱,可選耐旱作物保最低收成!

總之重穀必雜五種,比如種麥時要種蔓菁,既甜且能籍口,以渡凶年。

簡單講:農作物與農作物之間要合理搭配,用現代的話講就是套種。

房進並不知道自己給古代帶來了開闊視野,盯著電腦繼續道:

【隋朝一統天下後,氣候也開始回暖,溫度變得適宜,冬季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出近2℃,按照升高1℃農業增產10%來核算,隋朝做到糧食資儲遍布天下也不稀奇,要知道隋朝是曆史上最富庶、強大的王朝之一,史評‘漢唐之盛未之逮也。’

盛到何等地步:隋朝末年計天下積蓄,得供五六十年】

那麼多糧食?天下百姓聽到糧食數量,羨慕又嫉妒,還沒平複心緒,就聽到讓人生怒的話:可惜大多被浪費!

糧食沒進人肚子,反被浪費?

意識到神跡說的什麼後,無數人捶胸頓足心痛不已,特彆是看到空中白花花的米沿著道路落下時,曆代人痛哭出聲:“天殺刀的,那麼好的糧怎麼就扔到路邊不要?”

你們隋朝不要給他們啊,他們要啊!

李世民掃過‘李密等人開倉放糧’圖,忍不住叫屈:“後人竟說大唐靠隋朝糧食撐了十幾年,什麼糧食能存這麼久?”

分明是大唐自己努力結

果,關隋朝什麼事?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陛下,後人已辟謠,再提沒意思了啊!

李世民以眼神傳達精神:朕的意思是咱們再努力努力,爭取早日超越隋朝,他要‘唐為曆代之盛’代替‘漢唐全盛時期也比不上隋’。

他要確認曆代中唐最盛的地位,後人時代不算!

朱元璋瞅了眼天幕,又瞅了眼隋史,冷不丁地開口:“秦隋二朝挺像,都是二世而亡,都給各方留下足夠的糧草爭逐天下。”

唔,不知秦始皇與隋文帝相見會不會抱頭痛哭?

朱標&朱棣:..

..他倆會不會抱頭痛哭存疑,但絕對會同時抽刀對你!

爹啊,彆說兒子不孝順,你征戰多年武藝出眾,想必能以一敵二,咱們就在旁為你加油呐喊哈!

朱元璋脫鞋開打:打死你們這些沒孝心的兒子。

要你們何用?

【貞觀初期氣候曾短暫變冷,隨即回暖一路上升。

與魏晉時期霜雪異常相比,唐朝寒冷事件僅六十餘件,這些寒冷事件大多出現在中後葉,與唐前中期全然不同。

唐朝前中期氣候有多暖?

溫暖到突厥下馬農耕,把西北農牧交錯地帶變為農耕區。

整個氣候與前朝相比多有不同,李淳風不得不開始重定曆時(麟德曆),把春節氣節從雨水-驚蟄-穀雨-清明,調整為:‘啟蟄-雨水-清明-穀雨’】

賈思勰心中微算:唐春季回暖比現今早半月左右啊!

他心中羨慕不已,越早回暖就能早日播種,田地就能多次輪種,多收糧食。

西晉初年長江流域尚能一季兩熟,現在隻能一年種一茬。

真羨慕唐有暖氣候,真好啊,他下意識的摸了摸肚子,驚羨地望向天幕:不知唐是一年幾熟?能讓百姓不怕餓肚子。

【唐朝回春快春耕早,加上氣候適宜,水稻種植直接再生,一稻兩熟產量翻倍,保證大唐糧食安全。

農業發展下農牧交錯線最北推到隴山至河湟地區(青海),農牧交錯線延綿的屯田,不僅夠邊境唐軍自用,還能運轉回大唐糧倉,以備凶年。

可見唐中期前農業多發達?發達到何種地步?

關中粟麥藏於百姓,天下富庶無如隴右,甚至因糧食收獲過多,以至於甘肅、慶陽一帶出現小麥無處可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