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收手,撫琴,起,鞠躬,一氣嗬成。
“嘩~~~~~~~~~”
“嘩~~~~~~~~~”
“嘩~~~~~~~~~”
在劇烈的掌聲中,暫彆了舞台。
“後台聽起來怎麼樣?”
一進後台,何靜長歎了口氣,看向了秦鍵,在演奏過程中她分不出更多的注意力去聽其他地方的聲音。
“舞台聲音效果比我想象中好,”秦鍵拍了拍手,起遞給何靜一瓶水,“而且,夏指說非常精彩哦。”
有了秦鍵的話,何靜心裡踏實,頓時整個人輕鬆不少,“夏指過獎了。”
夏冬連忙擺了擺手:“實話實說,實話實說。”
“不過,我有點好奇你彈的是哪一版g小調幻想曲,結尾的恰空變奏我頭一次聽。”
“是1970年貝可鬆重訂的版本。”何靜說道。
“原來如此。”夏冬點了點頭。
三個人簡單的聊了幾句。
在大廳的掌聲再次響起時,何靜再一次走上舞台。
有了第一首作品的,接下來她整個人的狀態在舞台上更顯放鬆活躍。
何靜的第二首作品。
四號肖邦f小調敘事曲。
華麗的旋律帶著哥特玩偶移動步伐似的憂鬱曲調,宛如夜空下的繁星在無規則的閃爍。
在繼貝多芬的第77號作品後,給觀眾帶來了一種另類的浪漫體驗。
而在這浪漫乾剛剛結束,秦鍵時隔多年再一次聽到了何靜演奏的莫紮特。
音樂會上半場的最後一首作品,莫紮特a小調回旋曲k.511。
不得不說何靜的音樂會曲目都不算大眾音樂會常見的曲目,甚至在上半場的曲目單裡找不到任何一大型奏鳴曲和組曲。
對於一場職業的專業會而言,這份上半場的曲目單看起來似乎分量不夠。
但這裡依然充斥著貝多芬肖邦莫紮特。
幻想曲,敘事曲,回旋曲,三種風格體裁各異的曲式,在何靜精巧的設計下,依然散發出了流光溢彩。
總有那麼個一個瞬間,鋼琴的聲音會悄然的走進你的心田,當你意識到的那一刻,想去回味的時候,卻發現她已經悄悄的滑到了另外一片天地。
......
在舒緩的莫紮特小調中,上半場音樂會結束。
秦鍵再一次串場臨時演奏一個古典小品,並介紹了一下關於普二協奏曲和夏冬的燕京交響樂團。
所以在下半場還未正式開始時,觀眾席便嘈雜的興奮了起來。
而隨著燕京交響樂團的正式登台,台下便用烈的掌聲給予了台上最大的尊重。
在樂團的所有成員都準備就緒後。
大約過了十秒。
夏冬和何靜前後從後台入口走上舞台。
掌聲下,何靜與小提琴首席握了握手,轉鞠了一躬。
落坐鋼琴前。
片刻。
她輕輕的吐了口氣,衝著夏冬點了點頭。
接著抬起雙手,擺到鍵盤之上。
下一秒。
“崩—崩——”
兩聲空寂的撥弦聲,震破了沉睡的舞台。
...
下半場,唯一曲目。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