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集中講授行軍打仗之道。
三百來人班隊坐在校場上,管事的千總陪著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站在隊列前方。
那青年人身材偉岸,粗眉大眼,臉廓分明,身著六品官服,神情較為冷峻。
千總首先將這青年介紹了一番,說這位大人叫李化龍,字於田,自幼聰穎,知文懂武,二十歲便中了進士,現在南京工部任職主事,因來京城述職,特被兵部請來給校試人員講授一堂兵法課,另外還要講授如何寫好策論。
這次校試培訓,除了操練,還要學行軍打仗之法,兵部會安排一些級彆不高的官員來給校試人員授課,大多數是武官,有時也會安排文官過來。武官主要講軍紀及在戰場上如何排兵布陣,文官則講謀略——這在校試考核中也稱為策論。而策論是錄用與否的關鍵,哪怕你舉不起石鎖中不了靶心,但隻要策論寫得好,照樣會被選拔,所以校試人員對此不敢馬虎。
聽到“李化龍”三個字後,向楓心裡一震,這李化龍的名頭太響了,“萬曆三大征”之一播州之役的主帥,被後世評為“古代百名愛國將領”之一,見到這位日後名動天下的人就在麵前,而且還這般年輕,向楓心裡不禁有些激動。
李化龍開始講課了。
他先是謙虛了一番,說自己並沒有參與過軍務,隻是從書上學到一些,今日隻是來和大家坐而論道切磋一番,接著就按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談起來。
他說,《孫子兵法》雲“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如何屈人之兵?謀為上。不僅是軍事上的謀劃,亦得有民政和外交上的謀劃,知己知彼運籌帷幄即得陰陽之妙,方可決勝千裡之外。
李化龍繼續講道“即便要攻城掠地,我方也要以最小之代價換取最大之勝利。如何能做到?還是伐謀為先。隻會猛打猛衝的將軍往往隻成全了自己的名聲,對整個戰局未必有利,亦不顧軍士之死生,一旦不明情形誤入敵方陷阱,有全軍覆沒之險。尤其在敵強我弱之時,伐謀尤其要緊,當年曹孟德在官渡之戰中,如不是謀略作用,如何戰得過袁本初……”
“李主事,你方才所說,我有些不敢苟同,我能吧啦幾句不?”
坐在前排的李如梓站起來打斷了李化龍的話頭。
李化龍並沒有氣惱,麵色平和地說道“你講來便是。”
李如梓清了一下嗓子,大聲說道“我爹說過,打仗還是要勇字當頭,要沙楞點。前兩年,蒙古酋長速把亥的三萬大軍來襲,我爹想都沒想,眉頭都不帶皺一下,親率三千鐵騎飛馳二百餘裡直搗敵營,疙不溜脆的斬敵無數。你說,若是思前想後,那敵人不是早溜瞎了嘛!”
李如梓話裡夾雜著東北口音讓李化龍聽得皺起來眉頭,問道“敢問令尊是……”
“李大人,他是遼東李總兵的六公子李如梓。”一旁的千總說道。
李化龍“哦”了一聲,說道“萬曆六年,李督師兩敗速把亥,皇上專門登皇極殿舉行大典以示慶賀,前不久又賜建石坊表彰,李督師功勳卓著啊!將門出虎子,李公子年紀雖輕,想必也是通曉打仗之法的。”
“這個嘛……我時常受我爹教導,故略知一二,還請李主事多多指點。”
李如梓說得客氣,卻難掩得意之色。
李化龍微微一笑,說道“談不上指點,我起先就說了,今日隻是坐而論道,人人皆可暢所欲言。”接著他又提高嗓門問眾人道“諸位,方才李公子所言,諸位讚同否?”
眾人一時議論紛紛。
李如梓身邊一人站起來說道“我覺得李公子說得對,為將者若不勇猛,如何取勝?總瞻前顧後,必定貽誤戰機。”
向楓認得此人,是前兩日同他們比賽舉石時跟著李如梓一起的另一位,當時李如梓叫他杜鬆。
這時,隨同向楓一起的汪凡也站起來說道“李督師威震華夏,他的話自然是錯不了,古之良將,哪個不衝鋒陷陣?李公子深得家傳,為我輩翹楚。”
“兩位講得倒也實在。”李化龍這會倒露出一副輕鬆的表情,點了點頭,又環視眾人問道“還有人要講麼?”
坐在向楓旁邊的萬順推了推向楓的胳膊,說道“向哥,你起來講講唄,你懂得多,肯定比那個李如梓講得好。”
向楓搖了搖頭說“沒什麼好講的,就聽李大人講吧。”
“那可不成,不能讓那姓李的這般囂張。”
萬順說著一把向楓拉了起來。前幾日的舉石之恨,讓萬順一見到李如梓就氣不打一處來,但他自己又無力對付,隻能寄希望於向楓了。
“這位,你可是有話要說?”李化龍指著向楓問道。
“哦……那個……李大人,那學生我也講幾句吧。”向楓站定身子超李化龍施了一禮後說道。
“咋哪都有他呀?真是個欠兒登!”李如梓扭頭見是向楓,嘴裡便嘀咕了一聲。
李化龍手一抬“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