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相看
敬王世子與安國公家的幼子, 也算是舊時,早年他在皇陵之時與安成有過幾分交道,二人幾乎是前後回京來的, 隻是安國公家的幼子, 在皇後娘娘所出的那一位公主故去之後,借著身子不好要養病的由頭,離了京城。
李平瞧著他臉色蒼白, 問道。“想不到你竟然進京了,可是這京中住不慣?”
兩人早年還一處同遊過,這些年不曾來往, 格外生疏。
“卻是住不慣, 在下原本想著將來能尋個合意的住處, 隻是如今怕是要長住京中了。”安成虛弱的笑笑,對李平拱了拱手。
“一彆經年,倒是來得甚巧,趕上了殿下的喜事。”
李平知道他為何會被召進京中來, 宮裡那一位公主沒了, 卻也沒有說明安伯公家可以自行婚配, 當下就算沒有明著頒布了旨意,怡和的親事已然板上釘釘。
“難不成你那樁就不是喜事?”世子殿下反問道。
“在下失言了,自然是喜事。”這一位顯然是口不對心, 也不多做掩飾, 淡淡答到。
“若不是怡和,本殿下卻也沒得那般心思, 才不管是不是喜事。”李平畢竟是怡和的叔叔,見安成態度如此,心中有些窩火, 就算早年曾共處過,若是他能做主,也不想將侄女嫁給這等心不甘情不願的人。
況且,這一位還當真不是個安穩去處,李平微微眯眼,目光中難得有幾分寒意。“孫家長孫女被劫那一日,你在場。”
“倒是在下愚昧了,不想世子整日裡用功讀書,卻也還有心思記著經年之事。”
安成也未曾想著否認了,孫尚書家的長孫女本是太子妃人選,外出祈福為山匪所劫,被救回之後卻為了名節,剛烈懸梁自儘。
那一日恰逢安成也往那邊去,應母親的要求往寺裡為過世的公主送一份經文。安成自幼學了些武藝,不免有幾分俠盜之心。見有山匪搶劫,雖是不能正麵對敵,卻一直暗中跟隨。
被劫掠的各家女眷能如此快的被找回來,也是當時安伯公府上家丁的功勞。安成即是暗地裡尾隨過那些山匪,必定是見到了不該見的東西。
隨後被救回來的孫家大姑娘為保名節自儘,而安伯公家這位公子卻十分低調的離了京城,回了祖籍,直到今年春日裡,才再度入了京畿。
李平見安成此等頹喪模樣,便又故意使了激將法。
“你也不是個笨的,故意做出這等模樣,可不是叫人懷疑你知道些什麼,若想做什麼還請趕早,我們怡和也好找人家。”
“殿下言重了,在下不過一介草民,當下也不想做什麼,況且……不過蚍蜉撼樹罷了,孫家那事,無論深究與否,於當下時局無礙,隻是可惜了一條性命。”安成倒也是惜命,如若不然早年便不會避出京城去了,他想到孫家女懸梁自儘,依舊覺得諷刺至極。
李平聽罷更加確定了孫家的長孫女是被人逼死的,又要安成當心,萬事小心為妙。“當下卻是無礙,往後卻難說,即是如此也早將身子養好,將來若是聖上召見了,免得禦前失儀。”
李平說完打量了一下安成,卻是比早年瘦弱了許多,半點瞧不出當年也曾是策馬揚鞭的紅衣少年,現如今學著司馬懿裝病也不是不成,隨即又說到。
“不對……倒是我想岔了,你還就該如此病著,宮裡的人見了,心中才舒坦,等成了婚,再慢慢養回來便是。”
皇宮裡的人,心思都不正常,若是皇後娘娘見怡和嫁的人好了,指不定又心中不平。
畢竟這安成是她給嫡出女兒挑的夫婿,有些事情皇後雖是將消息封鎖得嚴密,但李平也感覺得出來,光是自己皇兄和皇嫂對怡華公主的故去諱莫如深的模樣,這位公主一病沒了,當中必定有隱情。
“謹遵殿下教誨。”安成聽小殿下如此說,也苦笑著點點頭。
看來此次生病,還當真是個好時機,過幾日若真被召往宮裡去,這模樣倒是叫宮裡的人瞧著放心。
安成一抬眼,就又見小世子在認真打量自己,與旁人家相看女兒也無甚分彆,他都覺得有些不自在了,這位殿下才開口問。
“你可會管賬,可能持家?將來也當跟了怡和在公主府住才是。”
安伯公家的公子一瞬間像是回到了剛剛開蒙的時候,夫子問他,可會執筆,可有識字?
李平這麼一問,還當真是在相看侄女婿了,安成想著就算到了宮裡去,宮裡的貴人們也不會問做駙馬的能不能持家管賬。
再問下去,他都擔心小殿下接下來會不會問他,能不能下廚,可會縫補衣裳。
為了避免這等尷尬,安成連忙答到。
“雖說是要住公主府,依著舊例,總也奏表之後,公主答允,平日裡自然是住府中。”
不想世子殿下忽得變得十分通情達理,反是認同的點點頭。“也是,總是住在公主府中叫你與家人分離也不好。”
安成也拿不準這一位是嚴厲還是寬宥,就算年紀比李平略長,也不敢掉以輕心。
他們世家子弟最怕的就是李平這等人,身份貴重,年歲相近,年輕氣盛,又有聖上看顧。早前王大人家的那位公子,可不是因為嗆了幾句話就被李平打了,直接被逐出了京城。
“罷了,如今離事情定下還有些日子,有的是時間,你也該好好學一學才是。”李平作為過來人,不免要囑咐這一位病弱公子幾句,將來安成是自己的侄女婿,低了一輩,他這做長輩的,總也要為侄女把一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