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谘諏善道(2 / 2)

劉義真笑了一會兒,慢悠悠的背誦道:“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這是《出師表》裡的話,放在此刻確實有些應景。

內憂外患,主少臣疑,這偌大的關中,我這個未及弱冠的小兒真有辦法守住嗎?望著窗外那輪明月,劉義真發自內心的問道。

“段大人,您是鮮卑人,按道理這話,我不該問你,但有些話到了嘴邊,又不吐不快。”

“大人,有話直說。”

“您覺得這關中,是漢人故地,還是鮮卑人、氐族人和匈奴人的故地?”劉義真壓低了音量,暗暗的問道。

此言一出,如同五雷轟頂,將段宏問得愣在那裡,這話豈能亂說,豈能亂問?“刺史大人,您?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見段宏不敢回答,劉義真索性也就不再問了,幽幽的說道:“我覺得,不管是氐人、羌人、鮮卑人、匈奴人、漢人隻要認同自己是華夏子民,都應當一視同仁,都應當是華夏人,若我為執政,我真想創建一個華夏同胞都高度認同自己的國家,到那個時候,再也沒有什麼氐、羌、鮮卑、匈奴等等稱呼,有的隻有華夏!”

聽聞此言,段宏明顯身軀晃動了一下,或許也是感慨自己的出身吧,作為鮮卑降將的段宏一直得不到朝堂的重用,若不是劉裕知人善任,連這五品小官估計也沒辦法做吧。

對於劉義真剛剛所說的話,他也隻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個孩子始終還是太年輕了,這樣的孩童之言實在有些幼稚,有些一廂情願,但也就是從此刻開始,段宏開始重新審視這位養尊處優的二公子,或許二公子執掌朝堂,會有一副翻天覆地的變化。

見段宏不再搭話,劉義真也不再繼續說下去,確實現在說這些話都還太早,如今異族政權林立,雙方都視對方如仇寇,這番話如果傳到朝堂之上,自己這個雍、秦二州刺史定要吃不了兜著走。

再說,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解決赫連勃勃這個老匹夫,老匹夫的前鋒三萬人馬已經到了渭水北岸,統兵的正是胡夏太子赫連瑰,前些日子這個赫連瑰才剛剛擊敗沈田子。

對於赫連瑰,劉義真是絲毫不慌,在他印象中,就算是沈田子砍了王鎮惡之後,傅弘之還以本部五千之眾的擊潰了赫連瑰,現在最頭疼的問題是關中兵源不足,人心不穩的事情。

“段大人,傳令給我們的人,現在收拾行李,填飽肚子,辰時初刻向傅大人辭行,我們收拾收拾準備動身回長安。”劉義真眼神堅定的說道。

“諾!”段宏雖然答應得有些乾脆,但眼神中卻閃現出失落之色。

劉義真忽然明白,自從段宏投降劉裕之後,還真沒在軍中有所效力,在他印象裡,這哥們也是個狠人,善於騎射,也善於指揮騎兵作戰。

“段大人,”劉義真笑道,“到時候你就留下來吧,我會將你委派給王鎮惡將軍,雖說你是諮議參軍,但您在王將軍那兒我最多給你謀個彆部司馬之職,您可不能給我,不,給我父親抹黑啊。”

段宏一聽,激動的說道:“多謝大人!”

按說諮議參軍在朝廷那是五品官也算是個中下級軍官,這彆部司馬是什麼?隻是統領臨時軍事編製的主官罷了,最多九品,甚至無品無級,但這對於段宏來說,是一個戰場揚名,建功立業的好去處。

對於劉義真來說,這也是派駐個眼線在王鎮惡軍中,雖說之前和王鎮惡聊得推金山,倒玉柱,可對於有能力的人,作為領導怎能不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