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船隻全部沒有懸掛任何旗幟和標識,而不懸掛任何旗幟和標識的船隻,一般都會被視為海寇,莒州的水師得知此消息後,立刻進入緊急戰鬥狀態,這麼龐大的艦隊,若是海寇,一旦其進攻莒州,莒州危已。
隻是,山東沿海已經有幾十年,沒見到過這麼大規模的艦隊了,如今,這支突然出現的大規模艦隊,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放眼整個大明沿海,能做到這種地步的,隻有兩人,一人是福建都督楊琮,另一人則是福建遊擊鄭芝龍,除此之外,整個大明,再無人能有這般強大的海軍實力,特彆是那五艘龐大的夾板船,也隻有這兩人才擁有。
兩天後,禍亂山東的反賊李青山,率領超過三十萬的叛軍,抵達那支陌生艦隊停泊的海岸,並在岸邊安營紮寨,這等現象,再次震驚了莒州官府,就連在賊寇身後尾隨的數千官軍都被此等景象驚到了,不敢繼續靠近叛軍。
李青山這支賊寇的舉動,明顯是與海麵上的艦隊相識,如此大規模的賊寇彙合,若是其海陸並進,攻打莒州,莒州必然守不住,哪怕是登州府也難守住。
可是,當天莒州官府就收到消息,李青山麾下的叛軍正在有序的登船,看樣子是準備從海路撤離山東地界。
麵對這種情況,莒州官府的官員全都目瞪口呆,因為,此刻他們的心中已經對海麵上那支艦隊的主人,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
福建都督楊琮。
……………………………………………………
這幾年,隸屬福建都督楊琮麾下的船隊,活躍在整個大明的沿海地區。
這些船隻,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災民或難民運到東番島定居,幾年前,旅順尚未被滿清韃子攻陷,時常會有大批來自福建、廣州等地的船隻來到登州、莒州貿易,然後再前往旅順,把旅順當地的居民接走。
可自從旅順失陷後,前來山東貿易的福建、廣東等船隻都隻是正常的貿易船隻,再也沒有運送災民的船隻前來。
如今,這般龐大的船隊抵達山東沿海,並且還是來運送李青山這支叛軍的,會有這種行為的,恐怕隻有曾經在遼東旅順這般做過的楊琮了。
李青山率領的這支叛軍,說是叛軍,其實就是一群饑餓的災民抱團取暖罷了,從李青山造反到現在,也就兩個多月的時間,除了最初攻陷了東平縣和壽張集以外,此後一直都未曾主動進攻過山東境內的任何一座縣城。
當然,那些縣城之外的地主可就沒這麼好運了,家產全都被叛軍抄了。
眼下,李青山帶著這批難民,登船離開,可算是減輕了山東境內的官府負擔。
並且沒了李青山後,山東境內的災情也能得到有效的控製,至少不會再輕易出現李青山這等造反之人。
隻是,山東的武將就這般眼睜睜的看著李青山這夥叛軍撤離山東,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
笑是因為不用打仗了,哭則是因為,這些跟隨李青山造反的災民通通都是功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