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芸早已備好飯菜,一家人坐在一起正享受著忙碌一日後的愜意,李策卻火急火燎的奔了進來。
見到楚南梔、林錦驍,他興奮的稟道:“兄長、嫂子,鄭海川說想見見嫂子。”
“見我?”
楚南梔心裡一陣暗喜。
這家夥莫非這麼快就肯鬆口了?
林錦驍看著他大汗淋漓的,不緊不慢的吩咐道:“先坐下來吃完飯再過去吧。”
小寶們也很心疼的過去拉著李策到飯桌旁坐下,一起說道:“是呀,李叔叔,我們阿娘也還沒有吃好飯,你跟著一起填飽了肚子再去牢裡審犯人吧,今天的飯菜都是姥姥親自做的,可好吃了。”
李策早已饑腸轆轆,看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饞得口水直流。
柳芸連忙喚女使拿了一副碗筷過來,熱忱的吩咐道:“三郎,到了家裡不要客氣,就和以前一樣。”
楚南梔也察覺到這粗漢如今對自己和林錦驍生分了許多,雖然還是敬著他們夫婦二人,可眼裡少了往日的那種親近感。
原因無外乎是覺得林錦驍如今封了王,他心裡那種尊卑理念和上下級之間的等級觀念束縛感變得越來越強。
這家夥看上去雖說五大三粗的,可心思卻和林錦驍一樣都挺細膩的,懂得察言觀色。
她並不希望看到李策和林錦驍這對好基友之間生了隔閡,這等忠義之人最是要好好維係的。
順著柳芸的意思,楚南梔一邊親自為李策夾菜,一邊溫聲叮囑道:“三郎,在外你是你兄長的下屬,可到了家裡,我和他便隻是你的兄長和嫂子,是你和周妹妹的鄰居,這點永遠都改變不了,我們永遠是榮辱與共的親人。”
李策感動的一時間也不知再說什麼才好。
自己不過是在他們夫婦危難時寄予了些小的幫扶,可兄長和嫂子卻以湧泉相報。
林錦驍儘可能的對自己委以重任,悉心栽培自己,而楚南梔又帶著自己娘子一道發家致富,還將她買的院子給了一家人居住。
有這樣的兄長和嫂子,也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
不是血親卻勝似血親。
看著碗裡的飯菜,李策語氣低沉的說道:“柳伯母和嫂子放心,不管何種境地,兄長和嫂子永遠都是我與娘子的親人,這點也不會改變。”
“嗯,快吃飯吧。”
楚南梔聽得很欣慰。
對於李策的忠心毋庸置疑。
他陪著這一家人一起經曆過不少磨難,反倒是以後的日子讓楚南梔會多出些心眼。
不過這些話她也不好當著林錦驍的麵直說。
等到吃完飯,楚南梔領著桑琪出門,讓李策一道坐進了馬車,才娓娓道出了自己的顧慮:“三郎,你和你兄長向來是一條心的,所以有的話我想好好與你細說細說。”
看著她深邃的眼神,李策疑惑道:“嫂子,你方才也說了,咱們不是外人,有什麼話你儘管說就是。”
說著,他重重拍了拍硬實的胸膛:“隻要是兄長和嫂子吩咐的事,我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