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怒目一瞪。
他實在是很煩夏之白,總喜歡來挑戰自己的底線。
隻不過這一次朱元璋沒有發作。
他持著玉如意,撓了撓後背,一邊撓癢,一邊思考著。
沉思了一陣,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夏之白說出的漏缺,的確是自己當初設計治國體係時,沒有考慮到的,若是真采用,也不會對大明現有體係造成影響。
更不會動用到稅糧。
稅糧是朱元璋這套體係的關鍵。
本就不多,自不準輕動。
為了保證自己這套體係能正常運行,朱元璋特意精簡了政府規模,用以節省開支成本。
這是他吸取曆史教訓做出的選擇。
過去曆朝曆代的官府都太龐大了,每年都要支出巨額官俸,這對百姓而言是極大的負擔,而他這套體係本就勞民,若是再維持大政府,會直接把地方百姓壓垮。
維持小規模政府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支付巨額官俸。
而且很大一部分官員的俸糧,是由官田所收田租直接支付的,根本無需動用到稅糧,至於政府的其他工作,也基本都是通過徭役、雜差等服役方式去維持。
他過去創建這套體係時,根本就沒想過商業。
因而商業相關,並不在規劃內,那也意味著,就算真按夏之白說的去做,對大明現有體係,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反而朝廷在幾年之後,還能得到不菲的回報,更能加強對地方的控製監管。
朱元璋暗暗點頭。
但官府經商是天下大忌。
他心有不安。
朱元璋把玉如意放在桌上,淡漠的眼神打量著夏之白,沉聲道:“官府經商不可取。”
“宋元兩朝的滅亡,已揭示了這個道理,官府經商隻會加速官員腐敗,也隻會加劇官商勾結,對於百姓、對朝廷都是大害,你說的這些的確讓人心動,但咱不能答應。”
“咱大明的官,本就貪婪無度,再開經商之路,隻會更加猖獗。”
“咱不能冒這個險。”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還是選擇了否決。
他信不過下麵的官員。
眼下禁止官商勾結,都已經有這麼多貪官汙吏了,若是再開經商之法,那大明朝的官,真就要無官不貪了。
夏之白笑了笑,一臉輕鬆道:“陛下誤會了。”
“臣的確有意開商路。”
“但臣要開的商路,跟陛下想的不同。”
“過去天下的官府經營,基本是官府壟斷性控製,靠著官跟一些吏負責,更多的代表著官府的威懾力,因而可以隨意定價,豪奪民脂民膏,而臣想推行的體製,卻是存在著上下分級。”
“唯有真正掌事者才是官。”
“絕大多數隻算是作為商人。”
“想從‘商’跳升為‘官’,需要經過朝廷嚴格審查,凡發現有作奸犯科,或者貪汙腐敗的情況,直接以貪汙罪定刑。”
“朝廷還可將地方官員,直接任命為‘商官’。”
“除此之外。”
“在臣眼中,也更重要的一點。”
“便是這些‘商人’要交個人稅,隻要達到一定的俸祿,就必須要交,以便明確商官跟尋常官員的區彆,即便日後真的離開了國企,也不能例外,依舊要交稅。”
“在臣的設想中。”
“官員主要負責人事,而原本由小吏、胥吏負責的事,則一律交給商人,但同時給與這部分‘商人’一定的上升空間,隻是要加以一定的限製。”
“再則。”
“過去官府經商,基本跟地方官員合流。”
“而所謂國企,卻是獨立於地方,要受到地方監督,同時兼具監督地方的職能。”
“若是有國企作亂,擾亂民生,地方官府因是不同機構,錢糧不經過地方官府,則不用再跟過去一樣,互相包庇,可以向朝廷稟告,朝廷自然會對此做出處置,若是地方官員不法,為害百姓,這些國企同樣具有上報朝廷的職權。”
“這便是臣所說的朝廷的另一種耳目。”
朱元璋微微額首。
夏之白解釋的已較為明白。
就是做一定的差彆化處理,讓所謂的‘商官’,依舊處於較低的地位。
即便日後進入朝堂,依舊要受到‘稅收’影響。
除此之外。
便是國企是直屬於戶部的。
並不會受地方官府管理,因而相當於朝廷在地方插了一根釘子,用以互相監督地方情況,對朝廷了解地方實情,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想法不可謂不超前,也不可謂不長遠。
也很有預見性。
朱元璋摸著下巴,目光陰晴不定。
朱標也在暗暗思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