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1 / 2)

在花綸三人閒聊之時,一封奏疏從數百裡外,送到了應天府。

與此同時。

一輛馬車踏上了歸程。

奉天殿。

已到了日暮時分。

朱元璋還沒有就寢,隨著六部尚書中四部的空缺,相關政事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即便有朱標幫助,朱元璋依舊每天需處理奏疏到深夜。

朱元璋打了個哈欠,喝了一口濃茶,提振了一下精神,繼續批閱起了奏疏。

這時。

殿外響起了細索的腳步聲。

雖沒有見到來人是誰,但通過這沉穩的腳步,朱元璋知道是朱標來了。

朱元璋沒有抬頭,淡淡道:“咱今日還有一些奏疏要處理,等咱將這些奏疏處理完,咱再去休息,你彆一個勁的來催咱。”

“咱心中有數。”

“不會把自己累著的。”

“國家大事,片刻都耽擱不得。”

“咱要是偷懶一日,明日就必須要多處理不少,這一日複一日,這些政事就都處理不完了,那咱這天下豈不就亂了嗎?朝堂地方的官吏都等著咱做安排呢。”

朱標進殿。

他恭敬的朝朱元璋作揖道:“父皇,兒臣今夜前來,除了是想勸父皇早日歇息,還有另外的事稟告。”

“講!”朱元璋震了震袖,目光依舊在奏疏上。

“夏之白送來了一份奏疏。”

一語落下。

舉殿瞬間安靜下來。

朱元璋落墨的筆,微微停了一下,隨後才繼續落筆,他冷笑道:“夏之白?他的奏疏說了些什麼?難不成是想讓咱,將鹽運司的官員抓了殺了?”

朱標苦笑著搖頭。

朱標道:“父皇這奏疏”

“兒臣不敢看。”

朱元璋抬起頭,眼中露出一抹狐疑。

他的目光在朱標身上來過掃過,沉聲道:“你是太子,有什麼不能看的?他私下做的那些事,當真以為咱不知道?”

“咱心裡跟明鏡一樣。”

“不外乎為了完成他那門子,統一北方鹽市的事,對老二老三他們,做出了一堆的承諾,這些事咱早就知道了,既然老二老三他們都同意了,咱還能有什麼意見?”

“你不僅得看,還得好好看,看仔細了。”

“伱的這些弟弟,雖然明麵上一個個都服服帖帖,但心裡鬼點子多著呢,壞心思那是一個接一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你日後想把你這些弟弟收拾服帖,就得對他們做的事,了解的一清二楚。”

“隻有這樣,他們才會怕你。”

“也才會敬你!”

朱元璋語重心長的教導了一番。

朱標苦澀一笑。

他知道父皇是會錯意了。

以為夏之白的奏疏,寫的是這大半年跟北疆藩王接觸的事,以及他私下對自己那些弟弟做出的承諾,尤其還答應了一些過分越界的要求,擔心自己會因這些東西生出不安跟擔心。

父皇是在寬自己的心。

但父皇錯了。

朱標垂首,望著手中的奏疏,隻感覺有些抓不住,沉聲道:“父皇,你還是親自看看吧,夏之白所寫,不是他在北疆的經曆,而是他通過遊曆北疆,對當今天下階層做出的總結認識。”

“這份奏疏的名字——”

“當今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

“兒臣沒有說謊。”

“這份奏疏兒臣的確不敢看。”

“僅僅看了開篇,兒臣就已全身發寒,不敢再繼續下看了。”

“這份奏疏是夏之白寫給父皇的。”

“兒臣惶恐。”

朱標躬身作揖,將手中那份厚厚奏疏,恭敬的往前抬著。

朱元璋一愣。

他深深的看著朱標,眼中露出一抹嚴肅跟凝重。

他知道自己這長子的脾氣,不喜撒謊,能讓朱標都感到不安,足以證明,夏之白所寫這份奏疏的緊要。

朱元璋擱下筆,掃向一旁的樸狗兒。

樸狗兒當即會意,小心翼翼的去接過這份奏疏,恭敬的放到了朱元璋書案上。

朱元璋伸手,將這份奏疏翻開。

隻一眼。

朱元璋就不禁背脊一直。

他將這份奏疏合上,道:“除了標兒,其餘人都退下。”

樸狗兒等服侍四周宦官連忙應諾,快步走出了宮殿,出去還不忘叫離了四周侍從。

朱元璋手掌壓在這份奏疏上,一雙虎目壓迫性十足的看向朱標,問道:“這份奏疏可還有其他人看到?”

朱標搖頭。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這個夏之白,真是無法無天,他還想重定天下綱常不成?一個臣子,還替咱考慮起來了,還在這裡指導咱,讓咱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