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2 / 2)

而灶戶製下,得利最多的並非是他們,而是借著灶戶製中飽私囊的‘地方鹽官’,他們在之前大辦‘鹽廠’的風潮下,可是風光的很,暗中不知獲利了多少,就連過去一向愁眉苦臉的小吏,在那幾個月都是眉開眼笑的。

這就足見鹽業官吏的得利之豐。

隻是夏之白說的那麼理直氣壯,在他們看來,更多的還是眼紅南方的發達,想從中分一杯羹罷了,什麼製度化、正規化,全都是鬼扯,這天下就不可能有不伸手吃拿卡要的官吏。

至少他們沒見過。

出了大堂。

花綸幾人走了上來,問道:“情況如何?”

夏之白搖搖頭,道:“這些人隻怕早就串通好了,說不出什麼東西,也不會透什麼消息,不過我已經將我要說的、要做的,都告訴給他們了,現在慌的該是他們了。”

“不過我觀察了一下這些人當時的反應。”

“大多沒有遠見。”

“隻盯著自己的眼前利益。”

“那些鹽官同樣如此,南方作為割據勢力的時間太久了,久到這些人眼裡隻有南方了,而沒有天下,更沒有五湖四海,他們看不到南方之外的世界,準確說他們將南方之外的地方,視為了他們自家謀利的場所,根本想不到,大一統王朝的治理下,天下一盤棋,四海都在朝廷視野中。”

“他們的小心思注定落空。”

花綸苦笑一聲。

他並不認可夏之白的話。

如今天下,隻有夏之白有如此遠見,其他官員,哪怕是當今陛下,都沒有。

大明之所以禁海,不就是陛下為南方說動嗎?認為得不償失,還不如直接把沿海鎖了,朝廷借此開源節流,而若非夏之白插手,南方一而再的糊弄,朝廷當真能洞悉到其中真相?

隻怕很難。

而且朝廷不會去嘗試。

因為大明的國庫沒那麼多銀子去試。

夏之白給他們最大的啟發,就是要用一個大國的視角去看待天下,而不要始終維持在一個割據勢力的視野,南方目前就始終是以割據力量在應付朝廷,也試圖用自己的看法去看待朝廷。

他們之前也這樣。

隻是經過夏之白幾次提醒後,才陡然驚覺,那是多麼的無知可笑。

以大國的視角去看南方的所作所為,隻感到一股小家子氣,一股子的自私自利,全為門戶私計,他們如今也漸漸明白,為什麼陛下會一而再的動屠刀了。

因為在陛下的視角中,底下官員像是在把陛下當傻子戲耍。

唯有他們自己知道,並非是底下官員,將陛下當傻子糊弄,而是他們看待天下的角度,就隻能看到那麼多。

練子寧輕歎道:“過去聽人說,治好一縣,都必須殫精竭慮,我還不以為然,治好一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如今真的坐到了如此高位,才發現,這句話是何等精辟。”

花綸道:“少時讀王安石的‘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初讀時還不明其意,如今在朝廷時間越久,越發感覺想達到這一步之難,想站在很高的角度看天下事,又哪是那麼容易的。”

“若非夏兄不時提醒,隻怕我們一直還在下層。”

唯有真的踏入到了官場,才知道想提高眼界是多難的事,也會知曉,眼界開闊了,很多以前看不明、想不通的事,會變得那麼的簡單跟幼稚,夏之白是處於另外一種高度。

一種遠高於世俗常人的高度。

他們望塵莫及。

甚至能望其項背已是困難至極。

但也正因為夏之白站的太高,看的太遠,以至於總會讓人產生懷疑,甚至是嗤之以鼻,但事實又會一次次的證明,夏之白是對的,從一開始,夏之白就跟他們不是同一高度。

他們對夏之白根本就構不成威脅。

甚至從來就不是威脅。

若是之前,他們會反駁,但如今,心中早已接受。

這已是既定的事實。

解敏看向夏之白,問道:“你接下來要做什麼?”

“接下來?”夏之白笑了笑,道:“自然是將水繼續攪渾,唯有讓這些人越來越慌,越來越感到恐懼,他們才會暴露出更多問題,也才會做出更多的退讓。”

“讓你聯係的人聯係上了嗎?”

“那個小乞丐?”解敏下意識說出了口。

夏之白糾正道:“那是我的隨從。”

解敏尷尬的摸摸鼻子,嗡聲道:“已經聯係上了。”

“日後正大光明的聯係,再等一天,可以讓呂滄回來了,戲唱的差不多了,這場鬨哄哄的鬨劇也該到了最終收場的時候,南方鹽政隻是一個開頭。”夏之白抬頭望向了天空,嘴角露出了一抹淡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