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道,元澤你,你,你趁我不在,翻了我給他寫的信?!這還好我當年沒給司馬十二寫點什麼更激烈的東西,不然全讓你小子給抄出來了!!
他當年和司馬光先後都將這信(司馬光其實寫了三封)錄入文集。但自己錄入是一回事,讓彆人翻抄是另一碼事。司馬光拒絕任命,離開京城,頗有些心灰意懶;朝中文彥博等人勸不住他,意誌也受挫,使得條例司壓力驟減,難道這就讓條例司幾個年輕人覺得前途一片光明了?就開始輕狂放肆了??
——就又有什麼浮浪如練亨甫的,給王雱帶去什麼不良影響了?!
新荊收起了信。京城來使尚在,他暫時沒有時間琢磨給王雱的私人信件,而是需要儘快聯係上王韶。甘穀城前段時間迎敵,傷員醫治欠妥,守城將士多有不滿已經讓秦州治軍壓力上升,令王韶多了不少嶄新的質疑;而這位京城來使,不是為戰事發難,不是為犒勞軍隊,不是為傷員解憂,竟是來調查王韶經濟問題的。
這簡直匪夷所思。事實上新荊早有防範,王韶初到秦州(*如今的甘肅天水)時,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為孫永。孫永阻撓王韶在西北的經略,所以王韶給王安石寫信,經過王安石在朝中斡旋,孫永被撤換為李師中。李師中雖不反對開邊,但他手下親信、大將向寶與王韶意見不合,王韶與主管西路羌部的高遵裕聯手排擠向寶,向寶便和李師中配合打擊王韶,上奏朝廷,說王韶自提舉藩部兼營田、事宜,“以官錢假親舊”,暗示他有貪汙公款、以權謀私之嫌。
這是在上一世曾發生過的事。為避免重蹈覆轍,也為了避免京城重複調查這些子虛烏有的事,新荊自領秦鳳路查訪以來,在每月彙報秦鳳市易務進度之餘,多次提及王韶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務實求真的工作態度,寫了多封劄子爭取上級資金和官方表彰,走正規程序遞交中書,就是希望提前給神宗等人留下好印象,彆被李師中或者張師中或者王師中三言兩語就激起來。
——但竟然還是被激起來了!神宗啊神宗,您是不是太敏感了,您的定力上來了,大夥就都能鬆口氣……
他在那鬱悶,京城來使就在旁邊安分待著,仿佛沒看見一樣。
這位京城來使是永興軍都總管司走馬承受公事李憲。這人雖然與唐朝讓皇帝同名,但趙宋不諱唐皇,這位李憲隻是個宦官。新荊被王安石被人推薦為太子中允前,曾在大內見過他,隻不過這時候再見麵,彼此身份都有了變化。
新荊依然想殺了他。而李憲已經察覺了新荊對自己的反感,雖承皇諭,態度卻很謙和。
被彈劾的是王韶,新荊並非王韶上級,按理來說,新荊應該回避,隻不過現在王韶難以聯係,李憲推說輾轉找到了新荊,不得已,隻能先與他商議。
“王機宜若是在甘穀城,明日一早便能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