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朱元璋道:“這樣說來,你也是如此,若是為了暴利,自也敢冒天下之大不諱。”
臥槽……鄧千秋突然覺得這大明皇帝,咋像上一輩子自己的前女友和前前前前女友,特麼的,好端端的大家討論問題,咋就扯到自己的身上。
鄧千秋慌忙道:“陛下,卑下……和他們不一樣,卑下又懶,又饞,小富即安,還好美色……卑下……冤枉……”
胡惟庸不由得身軀一震,這一下子就對上了。
起初,他還以為吉安侯虛報了胡姬的數目,十六個……分明是那吉安侯漂沒了至少八個。
可現在見了這鄧千秋,這無恥下流的東西,莫不是他當真的厚顏無恥,開口就索要了十六個胡姬?
竟差一點誤會了吉安侯。
朱元璋有點發懵,說實話,這一輩子,還真沒見過如此‘實在’的人。
“你小小年紀,怎可這樣胸無大誌?你要支棱起來,好好效命。”
鄧千秋隻覺得度日如年,汗流浹背,他不得不低垂著頭,全神貫注地應對:“卑下……天生隨父,我爹就是這樣的,我大父聽說也是這樣的,還有我曾祖,我祖宗十八代,都是這樣隨遇而安,胸無大誌。這是祖宗傳下來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懇請陛下……見諒。”
朱元璋:“……”
朱元璋似乎覺得自己的耐心在消失,要不是這家夥立下大功,朱元璋真想挑下禦台,狠狠捶這家夥一頓。
當然,很快朱元璋想起了高興的事。
“哼。”朱元璋隨即又喜道:“無論如何,你獻了此策,為我大明大大的減輕了糧草的負擔,從此之後,我大明再無供需糧草之虞。朕以區區鹽引,便可使我大明千百年後,亦不必為糧草而擔憂。朕將這鹽引代糧定為祖製,子孫儘可效法。這是你的功勞!”
鄧千秋聽罷,卻沉默了。
“為何不回話?”朱元璋挑眉看他。
鄧千秋略顯猶豫,歎了口氣才道:“臣有些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朱元璋微微一愣,道:“但言無妨,朕赦你無罪。”
鄧千秋這才道:“鹽引代糧,本質上就是利用了商賈的貪念,單憑這個,確實能緩解糧草的問題。卑下敢問陛下,對商賈有什麼看法?”
朱元璋頓時臉稍稍繃了一下,冷哼道:“哼,儘為重利輕義、投機取巧之徒。”
鄧千秋道:“陛下既然對商賈是這樣的看法,那麼為何會相信憑借一個鹽引代糧,就可以解決千百年的問題呢?”
朱元璋忍不住露出疑惑之色,不由道:“此話何解?”
鄧千秋道:“此次之所以能夠如此的成功,是因為陛下剛剛采用這樣的手段,以至於商賈們為了利潤,所以想儘一切辦法籌措糧食,供應軍需。”
“也是因為,陛下口中所說的重利輕義的商賈,還沒有找到其他投機取巧的辦法。隻是陛下,商賈們今日靠這個,可以掙下一萬兩銀子,難道他們會甘心隻掙這一萬嗎?”
朱元璋臉色微微一變。
連胡惟庸此刻,也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鄧千秋接著道:“卑下敢保證,不需等十年,隻需要三五年,慢慢的,商賈們就會想儘一切辦法,開始找到竅門。譬如他們會結交武臣,對其進行拉攏,而後開始虛報供應軍糧的數目,用更簡單高效且成本更低的辦法,拿到更多的鹽引。又或者,他們可以用劣糧,取代好糧。總而言之,這樣的辦法,有的是。他們現在沒有這樣乾,是因為還沒有時間找到門路,也沒有時間,想到更投機取巧的辦法。”
“現在的辦法有效,不代表十年二十年更遑論是千百年後的辦法,都能有效了。因為人的貪欲,是增長的。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今日掙了一萬兩,就會有人想明日掙兩萬兩,今日可以冒著天大的危險,供應軍需。那麼明日,照樣可以冒著天大的風險,為了牟取巨利,找到空子,賺取更高的利潤。所以卑下以為,鹽引代糧,隻可應付一時,解決十年二十年的問題,就已是良策了。可指望它能解決百年、千年的問題,卻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朱元璋聽罷,不由為之動容。
鄧千秋的這番話,其實是不對他胃口的,朱元璋所追求的,乃是萬世一法,在他看來,一個律令,隻要永不更動,那麼子子孫孫照著這個方法去辦,才可完美地執行。
第一更送到,今天還有三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