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萬眾矚目(2 / 2)

陳傑接著道:“可你是否知道不久之前,他說了許多離經叛道的話?”

沈森臉色一變,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禮教是極為看重的。一個人若是評判為離經叛道,不啻是社會性死亡。

“我……我沒聽說啊……”

陳傑道:“你這孫兒,還拜入了他的門下,這鄧千秋離經叛道,倒也不說了,你這孫兒,彆人怎麼看?現在朝廷百官之中,已有不少明事理的守正之臣,大聲疾呼,要重塑綱紀和禮教。譬如右丞相汪公,禦史中丞劉公,其他的重臣,就更不計其數了。”

“鄧千秋這個人,頗得勝聖眷,且也罷了,可我來問你,你孫兒怎麼說?收拾不了一個鄧千秋,這滿朝受了聖人教誨的清正之臣,能看得下去嗎?”

沈森沒想到,這裡頭還有這麼多的名堂,便道:“滿朝諸公,都是道德高士,理應不會和我孫兒計較吧。”

“本來應該不會的。”陳傑道:“問題就在於,這小子居然還去院試。這科舉是什麼地方,是閒雜人等,尤其是離經叛道之人去考的嗎?雖說確實有人保薦他,照規矩,自可應試,可他這樣做,就是不將科舉放在眼裡。你要明白,陛下取士,是要發掘人才。可朝中袞袞諸公取士,卻是光大名教,為聖人延續香火的啊。你孫兒當然考不中,學了這離經叛道的東西,能考中就有鬼了。可他這樣做,其實就是給鄧千秋當了槍,這是侮辱聖人。”

沈森聽罷,臉色慘然。

他當然曉得,這聖人門下的威力!因為沈家固然家大業大,可這朝中,哪怕是聖人門下裡品級最低的大臣,也不是他能招惹的。

此時的沈森,也不免有幾分慌了神,道:“這……這……該如何是好……”

陳傑冷冷看著沈森,平日裡這沈森其實還是極冷靜的人,可似乎因為牽涉到自己的孫兒,現在卻是慌了手腳。

於是陳傑低頭喝茶,卻不吭聲。

沈森連忙給外頭的管家使了個眼色,不多時,這管家便帶了一個包袱來。

管家故作漫不經心地將包袱擱在陳傑一旁的茶幾上。

陳傑才慢悠悠地道:“退學吧,要趕緊!不隻如此,最好和鄧千秋趕緊切割,就說自己的孫兒,學不到什麼東西……”

“這……這豈不是又將鄧千戶得罪了?”

陳傑笑了:“鄧千秋哪怕權勢滔天,他也不過是個千戶。這聖人即便早已作古,可他的門生,卻已是遍布了天下,孰輕孰重,你大可思量。你要知曉,我大明承襲的可是宋製,這大宋的那些科舉出身的相公們,是什麼手段,你祖上曆代經商,見多識廣,應該是清楚的。”

沈森已嚇得臉色大變。

“可這傻孩子,他已去考了啊。”

陳傑擺擺手道:“無妨,你孫兒什麼性子,我也有耳聞,他肯定是考不中的。你聽說過,一個離經叛道之人,能中榜的嗎?再者說了,此番院試,這應天府閱卷的主官乃是赫赫有名的宋濂宋翰林。宋公是何等人,文章好壞,一眼便知,你自己好好給自己謀個後路吧。不要耽誤了自己的孫兒……”

沈森楞在原地,腦子裡已是一片空白。

沒想到,他花了兩萬兩銀子,竟還招來了禍。

朝廷上下,都在為院試的事忙碌,兩京十三省的院試。何況是為朝廷掄才,這就更沒有人敢輕慢了。

何況不少大臣的子孫們,現在也陸續開始參考,這可是關係到了前程的大事。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對此極為關注。尤其是應天府這邊,牽涉到了不少勳貴和文臣子弟,就更不必說了。

中書省選的閱卷官乃是宋濂,這倒是讓人沒的說。

這宋濂乃是馳名天下的大儒是,是最正宗的聖人門徒,素來為天下人所敬重。

一份份奏報,也都送到了朱元璋這兒。

這些來自儀鸞司的奏報,朱元璋頗為看重,所以,在今日的早朝會時,中書省,禦史台,翰林院以及六部的大臣議完了事。

朱元璋突然道:“朕聽聞……”

朱元璋目光落在了右丞相汪廣洋的身上,接著道:“汪卿的孫兒,此番也要參加院試,昨日已經考完,你那孫兒考的如何?”

汪廣洋笑了笑道:“陛下,臣實在慚愧。臣這孫兒,不怎麼成器。不過年紀漸長,又僥幸得了幾個名師看重,倒是傳授了一些經學。他自己倒是躊躇滿誌,說是頗有把握,可臣卻覺得,他有些輕浮了,這小子是不知天高地厚。”

眾臣聽罷,都笑起來。這位汪公雖然處處都在說自己的孫兒不好,可實際上,卻是處處都在誇耀自己的孫兒。

朱元璋聽罷,目中掠過一絲彆有意味之色。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