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不知道你們看的時候這個梗還在不在,是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罵王司徒的話。姬昌病逝於姬昌五十年,文王受命七年,終年七十九,主要功績便是開拓了周的疆土,後來姬發可以說是坐享其成。除此之外,文王演化的周易,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後經孔子編撰,對中國數千年來的政治、文化等多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姬昌逝世後,姬發沒有改元,仍續用文王受命年號,並拜薑子牙為相父。此時商朝已處在懸崖邊緣,隻需輕輕一推,便要墜入萬丈深淵。文王受命十一年,姬發四年,姬發發動了對商朝的第一輪進攻,不過這次戰爭更多是以試探為主,姬發打了幾場勝仗後認為此時商朝實力猶存,不宜輕易進取,便班師回朝。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姬發沿用文王的套路,繼續製造輿論,不斷瓦解商王朝內部勢力。帝辛又是個革新派,與很多保守派大臣意見相左,商朝內部矛盾日漸激烈。次年,姬發正式發動戰爭。商朝內部矛盾激烈,外部又常年與東夷作戰,實力大損,最終在與周的牧野決戰中失敗,帝辛自知大勢已去,自焚而死。姬發很快攻入朝歌,看到宿敵已經自殺了,都還沒輪到自己動手,覺得很不開心,又去虐了下屍,還把帝辛以及他兩個已經自殺的女兒的頭顱割下,懸掛在旗杆上示眾。
商朝覆滅,姬發正式稱王,號周武王。由於周是武力奪權,原先很多商朝諸侯並不臣服,姬發覺得,能動手解決的事情儘量不要動口,於是二話不說,直接滅掉了這些諸侯。之前姬發為彰顯其仁德,將子受的兒子武庚封為商候,又派了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彆駐守在武庚封底的周圍,史稱“三監”。
周武王三年,姬發身體愈發衰弱,疑心舊都鬼神作祟,便遷都於鎬京。病情好轉後,姬發開始分封諸侯,大概分了七十多個諸侯國。次年病情惡化,病逝,終年五十四。
都說紂王暴虐,周朝文王武王仁義治國,天命所在,殊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生命的倒在了周族的野心之下。姬發更是如此,治國才能上不如父親姬昌,到後來滅商後,自恃實力強大,麵對不順從的諸侯不加以勸化,直接大規模舉兵征伐,殺戮欲頗重,要說功績也就是開創周朝,然而這都是老爹打好的基礎,不過他在帶兵打仗方麵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