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和鎬京距離遠,知道周平王要搬家,秦襄公趕忙派來軍隊幫忙護送,直到周平王安全抵達。平王東遷後,就叫東周了。周平王拿不出什麼禮物感謝秦襄公,就給他加了一級爵位,封為諸侯(秦國原來是周的附庸國),並對他說:“西邊的犬戎太壞了,搶走了很多土地,如果你能趕走他們,那些土地就歸你們秦國了。”雖然這是一張口頭支票,但秦襄公還是非常感激,回去就組織兵馬攻打犬戎,不僅收複了失地,還攻占了犬戎的地盤,秦國由此得以逐漸成長為大國。
再看周攜王這邊,周攜王在治國方麵還算不錯,要是生在和平年代,必有一番作為,可惜他所處的是動蕩不安的年代。周攜王執政初期,處於保家衛國的想法還是比較注重軍事建設的,但過了好多年,周平王都一直沒有攻打他的意思,周攜王對軍事建設便慢慢懈怠了下來,為降低國民負擔,數次精簡軍隊。雙王二十一年,晉文侯出兵攻打周攜王,軍力微弱的周攜王無力抵抗,被晉文侯誅殺,二王並立的局麵結束,周平王得知晉文侯除掉了周攜王,還專門寫了文章進行頌揚。
周平王二十四年,秦襄公之子秦文公拆毀西周舊都王宮,周平王雖然心裡很生氣,但是由於自身實力薄弱,不敢有任何表示,周天子的威嚴已蕩然無存。平王東遷後,周王室的國土麵積大幅縮水,僅有方圓六百餘裡,周邊大點的諸侯國都有好幾千裡。沒有實力,各諸侯國越來越不把天子放在眼裡,開始自己搞發展了。春秋初期首先崛起的是鄭國,主要人物鄭莊公被稱為“春秋小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