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服了齊國,晉景公重新將目光放在楚國身上,意圖恢複晉文公時代的霸業,於是和楚共王(楚莊王的兒子)打了幾架(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占了點便宜,但是這幾場小打小鬨並不能在真正意義上打擊到楚國這個南方巨鱷。而接下來晉國的一個關鍵戰略,致使楚國逐漸走向衰敗。這個戰略就是聯吳製楚,由巫臣提出。
前麵說到過,楚國大夫巫臣拐走了美女夏姬到晉國雙宿雙飛,楚莊王的弟弟子反一怒之下滅了巫臣全族,巫臣知道後,寫了封信給子反,說:“一定要使你疲於奔命而死。”為了報複楚國,巫臣向晉景公提出了聯吳製楚的策略,通過扶植吳國達到削弱楚國的目的,晉景公同意了巫臣的策略,讓巫臣帶著三十輛戰出使吳國。
吳國位於江蘇這一地帶,在楚國的東邊,吳國當時還是比較落後的,城牆都沒有,更彆說什麼戰車了,打仗就像打群架一樣原始,沒有什麼陣法策略,平時就隻好當楚國的小弟。當時的吳王壽夢心懷大誌,不甘於做小弟,正好巫臣出使吳國,雙方一拍即合,由巫臣將先進的軍事經驗傳授給吳國。
自此吳國開始強盛起來,和楚國翻臉,與晉國交好。聯吳製楚戰略成功實施,楚國這邊時不時地受到吳國騷擾,確實日子過的不安生。眼看伐楚時機逐漸成熟,但晉景公壯誌未成,就病逝了,由晉厲公繼位。
在之前的秦晉崤之戰中,秦國慘敗,秦國恨透了晉國,時刻惦記著要報複。晉厲公成功上台後,想著先和西邊的秦國修複下關係,省得到時候打楚國的時候腹背受敵,於是約秦桓公到黃河邊上開展會談。但是秦桓公膽子小,不敢過河,便和晉厲公隔著黃河,通過使臣往來,雙方在相互猜忌中簽訂了友好條約,但顯然這種條約沒多大價值。
會盟沒多久,秦國就慫恿狄人攻打晉國,結果狄人一下子就被晉國乾趴下了。晉國就派出使者呂相到秦國,宣布晉國和秦國絕交。呂相到了秦國,大秀了一段脫口秀,滔滔不絕地數落秦國人背信棄義、不講武德,他的這段脫口秀內容相當精彩,整篇保存至今(呂相絕秦,出自《左傳》)。
絕交後,晉國組織大軍,並聯合齊、宋、衛、魯、鄭、曹、邾、滕等八國,一起攻打秦國。本次交戰史稱麻隧之戰,由於雙方兵力相差較大,秦國一敗塗地,損失慘重,此後幾十年隻好夾著尾巴做人了,沒有餘力再騷擾晉國。西邊的秦國終於也安分了,晉厲公摩拳擦掌,將矛頭對準楚國,春秋五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場,鄢陵之戰即將爆發。
公元前575年,楚共王派遣公子成出使鄭國,賞了點田地給鄭國,於是鄭國又宣布要跟著楚國混了,後來還出兵打了一波宋國,很是囂張。於是晉厲公組織了上中下新四軍,親自帶兵出征,同時派人到齊、魯、衛三國請求協助出兵作戰。鄭國國君鄭成公聞訊趕忙向楚國求救,楚共王也組織了大軍親征。
晉軍渡過黃河後,聽說楚國大軍要來了,眼看齊、魯、衛的援軍還沒到,中軍佐範文子想撤軍回去,中軍將欒書沒有同意,新軍佐郤至說:“還沒打就跑,你這是丟先人的臉。”範文子回道:“我們晉國的氏族本來相互之間處的不好,如果有強大的外敵,我們還能團結協力一致對外,之前我們把齊國、秦國、狄人都打敗了,現在眼下的大敵人就剩楚國了,如果把楚國也打敗了,我們就沒有敵人了。外部安寧了內亂必然爆發,不如先將楚國留著。”範文子非常有遠見,他意識到了晉國的內鬥已經非常凶險,他的預言也在之後不久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