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魯國吧,前麵也介紹過,魯國的首任君主是伯禽(開國功臣周公旦之子、周武王的侄子)。魯國貴為姬姓“宗邦”,十分注重周禮文化,周王朝也非常厚待魯國。
魯國地處東方海濱,資源豐富,魯國人又很擅長搞經濟,因此在西周乃至東周初期,魯國基於其在政治、地理、文化上的優勢,國家實力一直較好,在諸侯國間的聲望很高。後來齊、晉、楚等國家崛起爭霸,諸侯國間征戰不休,魯國實力漸衰,淪為強國之間鬥爭的配角。不過推崇“仁”“禮”的儒家還是很看好魯國的,至聖孔子編寫的《春秋》是以魯國為中心的。
魯國和晉國差不多,內部也有很強勢的家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他們分彆是魯桓公兒子季友、叔友、慶父的後代家族,因此被稱為“三桓”。
三桓興起是在魯國的慶父事件之後。慶父事件中的功臣季友擁立了侄子上台,為魯僖公。魯僖公很感激叔叔季友,給他升職加薪。慶父事件中死掉的反派慶父、叔友是季友的兄弟,他們的兒子雖然幸免於難,但是由於這個事件後來混得很差。季友看他們畢竟是自己兄弟的後代,想拉一把,就向魯僖公建議將慶父、叔友的兒子列為六卿之一,並重新賞賜封地,三桓的政治架構初步確立。
魯國的三桓和晉國的三郤一樣,彼此間聯係緊密,相互幫扶,逐漸成長為魯國數一數二的家族集團,到魯文公(魯僖公之子)上台後,三桓的實力甚至淩駕於王室之上。當時魯國六卿還有一個強勢家族,東門氏,是三桓的主要對手。東門氏的領頭羊叫東門襄仲,他是魯莊公的兒子,在魯文公時期他擔任二把手。
三桓的崛起,讓東門襄仲感到不滿,雙方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這時候還正好發生了搶老婆事件,讓雙方關係更加緊張。
事件是這樣的,三桓之一的孟孫氏leader公孫敖(慶父的兒子),繼承了他爹好色的傳統。公孫敖之前娶了莒國的一對姐妹花,後來姐姐死了,他又到莒國去求親找美女。莒國人很奇怪:“妹妹不是還在嘛,你讓她做大老婆不就好了。”公孫敖不好意思了,於是說:“你們誤會了,我是來幫我的堂弟東門襄仲來找老婆。”
後來,魯文公便讓公孫敖到莒國給東門襄仲娶親,公孫敖找了個莒國美女己氏。東門襄仲本來還很感動,堂哥給他找了個美女老婆,想著以後要和堂哥好好相處。沒成想公孫敖看這個美女太美了,直接自己娶了。東門襄仲心心念念的老婆變成自己的堂嫂,臉都氣綠了,和魯文公商量要滅了公孫敖。公孫敖畢竟是理虧,他很害怕,便組織了三桓一起開會商量對策。本著守望互助的宗旨,另一個三桓叔孫氏的旁支叔仲惠伯(叔友的孫子)出麵,向魯文公求情調解,讓公孫敖把己氏退回給莒國,東門襄仲這才作罷。
這次事件後,公孫敖沒有反省,天天想著美麗的己氏。次年,周襄王死了,魯文公讓公孫敖去奔喪,沒想到公孫敖半路上改道去了莒國找己氏去了,魯文公隻好讓公孫敖的兒子孟孫穀繼任孟孫氏的掌門人。公孫敖在莒國待了幾年,又想回來了,讓兒子幫忙溝通,東門襄仲給了三個條件:不入朝、不參政,不帶己氏回來。
公孫敖答應後回國在家裡待了幾年,有一天竟然帶著財產又逃莒國去找相好的。孟孫穀被老爹氣的夠嗆,死了,由弟弟孟孫難接任掌門人。後來,己氏死了,公孫敖又想回家了,讓孟孫難幫忙求情,魯文公同意了,不過公孫敖這次沒能回來,他病死在了半路上。這出鬨劇總算結束了,但東門家和三桓之間的鬥爭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