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淮河,慶忌、要離一行人人乘船渡河。慶忌在想著如何作戰,突然聽到有人大喊一聲:“我是臥底,拿命來!”沒等反應過來,一把短矛從背後刺穿自己的胸膛,萬萬沒想到啊,行刺的人居然是要離。慶忌很鬱悶,要離不是和自己同仇敵愾的嗎,乾嘛要行刺。原來要離是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閭的,而流言、斷臂、入獄、殺妻種種都是要離為了行刺準備的苦肉計,這位大哥真是個狠人。
慶忌的護衛一擁而上,準備殺了要離,慶忌奄奄一息說道:“算了吧,我是個勇士,要離敢殺我,他也是個勇士,要是把他殺了,那一天內就要死兩個勇士了。你們不要殺他,放他回去吧。”說罷,慶忌因為失血過多而死,護衛們沒準備為難要離。要離的刺殺任務完成了,但他覺得世上也容不下自己了,於是跳河自儘,可是又被慶忌的護衛們撈了上來。護衛們勸他回吳國領賞,要離不願,搶了一個護衛的佩劍,自儘身亡。
慶忌死了,闔閭非常滿意,但他的心裡還有兩根刺,那就是吳王僚的兩個親弟弟,公子掩餘和燭庸。掩餘和燭庸投降楚國後,被封在舒地(今安徽廬江縣),楚國人還幫他們修城池,準備把這裡當做據點對付吳國。
吳王闔閭三年,闔閭帶著伍子胥、伯嚭率軍進攻楚國舒地,舒地的守軍很多是掩餘和燭庸之前帶的兵,都是吳國人。伍子胥、伯嚭打起了感情牌,利用祖國故鄉情懷勸降,很快就瓦解了楚軍軍心。隨著楚軍士兵叛逃,吳軍沒花費多大力氣就攻下了舒地,殺死了公子掩餘和燭庸。
吳王闔閭清除了先王餘黨,接下來便將主要精力放在對楚作戰上。伍子胥又向吳王闔閭推薦了一個人,使得吳國軍事實力走向巔峰,誰這麼牛逼呢,他就是兵家始祖,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