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戰國 第九章 棘蒲之戰(1 / 2)

千古苒苒 遠止浮遊 1576 字 8個月前

吳起變法效果很好,楚國很快強盛起來,有趕超老大魏國的趨勢。隨著楚國的發展壯大,楚悼王開始對外擴張。在吳起的帶領下,楚國先收服了南方五嶺一帶的百越部落,大幅拓寬了楚國南部領土。接著吳起又在西邊打敗了秦國。楚悼王不滿足於此,因為楚國的主要對手是三晉。

機會來了,公元前386年,趙敬侯(趙烈侯兒子)遷都於邯鄲,趙武侯(趙烈侯弟弟,趙烈侯死時兒子還小,眾臣擁立趙武侯,趙武侯死後再由趙敬侯即位)之子趙朝作亂,投奔魏國。魏武侯幫助趙朝攻打趙國都城邯鄲,沒有成功,但雙方關係就此破裂。公元前383年,趙國攻打魏國的小弟衛國,魏武侯出兵救援,打敗趙軍。次年,魏武侯為了教育趙國,便聯合齊國伐趙,攻下了趙國剛平。趙國抵擋不住魏、齊聯軍,便向楚國求救。

楚國內部對此意見不一,有人說三晉內部的事情不用管,有人說等他們兩敗俱傷再出手。這時候吳起發言了:“趙國打不過魏國的,等魏國滅了趙國,實力隻會更強,到時候我們更難對抗。現在出兵救援實際上是在自救,而且憑現在的楚軍,足以打敗魏國。”有人就說了:“你丫也太狂了,魏國那邊還有齊國、衛國當幫手,你憑什麼能打敗他們。”吳起說:“不好意思,我就是這麼牛逼。”吳起知道齊國、衛國不會出大力的,不必擔憂,他很相信自己的帶兵能力。

楚悼王早就想出口惡氣了,於是同意吳起的建議,由吳起掛帥,發兵馳援趙國。吳起沒有帶兵前往趙國,而是直接率軍攻打攻魏國防禦較弱的州西。魏軍得知楚國來襲趕緊回撤,但被楚軍擊敗。在吳起的帶領下,楚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黃河邊上。另外一邊,趙國開始反擊,趁勢攻占了魏國的棘蒲等地。齊國不敢插手了,撤回老家。

這場戰爭史稱棘蒲之戰,是魏國當老大以後首次在戰事上遭遇的重大失利。楚悼王不僅是出了口氣,還收複了北方失地,並且在原來的基礎上拓寬疆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