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3年,韓氏正式被封為諸侯。韓國成立初期,內部不是很團結。鄭繻公趁機出兵攻打韓國,包圍了韓國都城陽翟,但沒有攻下來,倒是把韓景侯給熬死了。韓景侯死後,其子繼位,號韓烈侯。韓烈侯知道靠韓國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吞並鄭國,於是開始發展生產,積蓄實力。
韓烈侯在位13年,韓國國力有所增強。韓烈侯的接班人韓哀侯上位後,覺得時機到了,於公元前375年傾儘全國精銳,一舉攻破鄭國都城新鄭,並將韓國都城遷移到新鄭,鄭國曆經400多年就此滅亡。
韓滅鄭後,好處是領土麵積擴張了,壞處是現在東邊緊鄰齊國,這下好了,韓國四麵都是強敵,處在這種地理位置,韓國想要進一步發展基本不可能,要生存下來都是舉步維艱。韓國在戰國時期,處境就像春秋時期的鄭國,是強國之間爭霸的配角。雖然後來韓昭侯時,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強化君主集權,大幅提升了韓國實力,但維持時間不長,韓昭侯過世後韓國又變回了原樣。
古代封建社會沒有細致的政治製度、法律法規,相比現在的法治社會,古代就是人治社會,人說了算。人治社會裡,要把國家發展好當然要靠個人能力,並且不止一個人,得靠賢能的君主和大批優秀的文臣武將。韓國顯然沒有,韓昭侯、申不害如同曇花一現,因此韓國一直是戰國七雄裡最弱的一家。
其實魏國剛開始的處境也不比韓國好多少,但在魏文侯的帶領下,魏國湧現了李悝、翟璜、吳起等大批牛人,魏國因此拜托困境,成為戰國初期的老大。但這些牛人死後,接班的魏武侯能否守住家業,我們來看看魏武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