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被張儀點醒了,就提拔張儀當了客卿,成了秦惠文王身邊的紅人。有張儀在,公孫衍這下是沒有希望接任秦國相國了,日後等張儀上位了肯定更不好過,於是公孫衍回到了魏國。魏惠王不介意公孫衍此前帶領秦軍大勝魏軍的事,還讓他當了犀首(最高級彆的軍官),接下來公孫衍大力推行合縱,成了張儀的主要對手。
公孫衍首先來到齊國,會見大將田盼,和他說:“現在形勢不好,我們聯合起來,先去欺負一下趙國擴充實力吧,隻要五萬人就好了。”田盼覺得公孫衍太盲目自信了,說:“彆扯了,五萬人怎麼可能打敗趙國。”公孫衍說:“說太多的話,國君不願意出兵的。等出兵以後,回不了頭了,他們自然會派兵增援。”田盼被說動了,和魏國聯合進攻趙國,後來齊威王果然派兵增援,聯軍大敗趙國。
麵對合縱取得的首次勝利,張儀十分警覺,他認為合縱是目前秦國最大的威脅。為了破壞合縱,張儀開始搞連橫。連橫的第一步就是拉攏魏國,要怎麼拉攏呢,魏國現在已經和齊國好上了,那就靠打唄,打到他服。
公元前328年,在張儀的建議下,秦惠文王出兵攻打魏國,由張儀和公子華帶隊。魏國軍事實力大跌後,根本擋不住秦國,很快魏國蒲陽就被秦軍占領了。張儀沒有繼續深入,他知道秦國現在的實力還不夠,況且其他大國不會坐視秦國吞並魏國,於是他搞起了縱橫術,準備放長線釣大魚。
張儀主動將占來的蒲陽以及之前打來的焦、曲沃歸還魏國,還勸說秦惠文王派公子繇到魏國去當人質。張儀和公子繇一起到了魏國,張儀勸魏惠王:“您看看,我們秦國這麼大方,來而不往非禮也,您是不是也意思意思。”魏惠王沒辦法,隻好將上郡十五個縣和少梁(都位於陝西東部邊緣,黃河以西)獻給了秦國。至此,秦國完全掌握了黃河一帶的有利地形,進可攻中原,退可據函穀關防守,魏國則儘喪防守天險,整個暴露在了秦國的大網裡。
張儀開心得回去複命,秦惠文王大喜,封張儀做了相國。魏國雖然這次示弱,但是合縱計劃沒有停止,縱、橫的對抗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