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雖然不怎麼參與諸侯混戰,但他時刻關注著戰國局勢。眼看著秦、楚、齊強大起來,趙武靈王知道趙國總有一天要麵臨強國的威脅,三晉裡的魏國、韓國已經被打得抬不起頭,他們是指望不上了,為了應對日後的威脅,趙武靈王很清楚隻能靠自己。
趁中原混戰的時候,趙武靈王也沒閒著,他趁機向北方和西方發展,攻打胡人,占據了不少地盤。胡人是遊牧民族,兵種以騎兵為主,善於騎馬射箭,當時各諸侯國還是以戰車為主。在多年與胡人的對抗中,趙武靈王發現了騎兵機動性很強,在戰場中穿梭非常自如。胡人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隻不過胡人打起架來沒什麼章法陣列可言,打團戰的話往往比不上趙國軍隊了。
趙武靈王想著,要是學習胡人,穿胡服,練習騎射,組建騎兵為主力的軍隊,提高軍隊的機動性,再輔以陣列戰術,那豈不是兩全其美。練騎射乾嘛要穿胡服呢,因為胡服是短裝,當時中原服飾大多是長袍,要騎馬的話穿胡服更方便。
胡服騎射的想法是很好,趙武靈王很擔心趙國上下都接受不了。中原人有著濃厚的文化優越和自信,向來看不上北方的遊牧民族,覺得他們都是蠻夷。本來移風易俗就很難,現在還要讓中原人接受遊牧民族的文化,進行胡化改造,想想就困難。
趙武靈王將自己的想法和擔憂都和肥義說了,沒想到肥義非常支持,因為肥義老家也在胡地,他的思想非常開明。肥義對趙武靈王說:“大王聽說過這句話嗎,猶豫就會敗北。現在大王既然有決心推動改革,就不要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儘管乾去就是,老臣全力支持。”取得了肥義的支持,趙武靈王又去說服了趙國的另外兩名權臣,樓緩和公子成(趙武靈王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