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很尊重張耳、陳餘,就問二人:“兩位先生,他們都讓我稱王,你們有何意見?”張耳、陳餘答道:“暴秦無道,讓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如今將軍您這麼有魄力,帶頭反抗暴秦,替天行道。現在剛打下陳城就稱王的話,會在天下人麵前顯露自己的私心,這樣對將軍您的形象不利呀。”
陳勝問道:“那我該怎麼辦?”張耳、陳餘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將軍現在最好向西繼續進軍,找到六國後人,扶持他們為王來作為我們的幫手,這樣老秦的對頭就變多了,就難以集中火力對付我們了。到時候將軍的勢力越來越強,鏟除暴秦指日可待,而六國也會對將軍感恩戴德,那樣帝王大業可成。現在隻拿了個陳城就稱王,怕是難以服眾呀。”
其實張耳、陳餘的計劃很完美,他們確實有點水平,但陳勝心裡其實早就想當王了,複興楚國隻是他的口號,他的“鴻鵠之誌”更多還是個人方麵的欲望,個人的局限性也注定了起義的結局。陳勝沒有采納張耳、陳餘的建議,他自封為“陳王”,國號仍是“張楚”,陳城作為都城。義軍裡的兄弟也都支持陳勝稱王,陳勝稱王建國使得大家非常振奮,就是有個人尷尬了,他叫做葛嬰,是陳勝手下的第一戰將。葛嬰雖然在曆史上沒啥名氣,但他有個後人是大名人,叫諸葛亮。
葛嬰打仗很強,在起義前期的戰役中立下了大功,陳勝因此封葛嬰為征南將軍,讓其南征九江。葛嬰的想法和張耳、陳餘差不多,他在南征時為了名正言順,就找了楚王室的後裔襄彊,扶持其為楚王,以此號召當地民眾反秦。葛嬰後來聽說陳勝自己稱王了,感覺大事不妙,一臣不可侍二主,他趕緊把襄彊給殺了回去向陳勝解釋。陳勝不由分說,直接處死了葛嬰,從這裡也能看出,陳勝是個小肚雞腸的人,難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