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現在!”
“嗯?”
“若不是都督你問這一句,我還不敢確定此事,現在真相卻已擺在眼前了。而我之前,不過是有這麼個隱約的猜想而已。”
紀綱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第一次生出愛才之心:“你果然頭腦清澈,判斷精準。那又是在何時對此產生猜想的?”
“在解開倭人被殺一案的真相之後。”
“哦?這兩者有什麼聯係麼?”
“當然有,倭人使團由人假冒是因,倭人凶案發生是果。”
顧遠為了能儘量的拖延時間,此時自然是使出渾身解數,把自己之前已經想明白,以及還有些不確定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我之前就已經推斷出一個事實,所以會出現倭人被殺一案,乃是因為身在使館的他們內部出了問題,有人死在使館之中。”
他說著又看一眼紀綱,見他沒有反對,又道:“而要是此事不能瞞住,恐怕朝廷就會出手嚴查,到時在我錦衣衛手裡,說不得就能查出更大的問題來,比如他們身份是假冒的。所以為了不被懷疑,他們隻能用計在外製造出自己人被殺的凶案來。”
“嗬,有趣。既如此,他為何又非要把案子鬨那麼大,隻死兩人不好麼?”紀綱追問道。
“當然不好。這樣一來,太過顯眼,疑點集中,而且死亡時間也太好查了,與他們不利。所以他們必須製造出更多人的死亡,又正好找到了另外兩個侏儒可作替死鬼,讓那兩個真正的凶手脫身,於是便有了秀心坊中的這一場血案!”
顧遠眼中帶著一股怒意:“他們殺自己人也就罷了,最不該做的就是把事情牽連到我大明子民身上,而且居然一下就殺了六人。雖然這在他們看來是必要的,死的人越多,就越能掩蓋真正的真相。”
“你這也就能看出凶手是兩個在逃的倭人,怎就懷疑到使團有問題上了?”紀綱又好奇問道。說實在的,要不是自己一早收到消息,光憑那起案子,他也無法確認倭人使團有問題。
顧遠回道:“因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猜想的就是真相,那倭人使團又為何會出如此大的內訌?想了許久,我終於想到了一個可能,或許這不是因為等閒的矛盾而起的內訌,而是關係到整個使團存亡的大爭端。可又有什麼是能和使團存亡相關的呢?身份!”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許多事情,看似複雜,其實原因都很簡單。而且,我又正好知道一些倭國內部的情況,順理成章就想到了一個可能——這在我去跟他們交涉,稍作試探後,更是得到了證實。也正因如此,所有一切也就豁然開朗!”
顧遠最終下結論:“原先的倭人使團是幕府將軍所派,為的自然是朝貢貿易,獲取好處。但作為傀儡的倭國國王卻不肯一直被將軍控製,可他又實力有限,無法反抗,那該怎麼辦呢?隻有借助外力了,也就是我大明的力量。”
他歎息道:“所以便有了真正的倭國使團儘數死在海上,被人假冒取代一事。而偏偏,在這支隊伍裡,居然就有幕府將軍的人,來時一路沒有機會,到了京城,他們才想著出手揭發一切。結果還是被其他人察覺,然後就被斬殺滅口!又或者是因為殺他們時用的是隨身之刀,傷在腦袋,所以才會有後來的無頭血案,那是為了掩蓋真正目標死者的身份和致死原因。”
顧遠看著神色若有所思的紀綱:“這便是一切的真相,環環相扣,錯綜複雜,卻又因果分明。當然,這還不是完全的真相,因為隻靠他們這群初到我大明的使團,還不可能把案子做得滴水不漏,而這就要仰賴於都督你借刀殺人的全盤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