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心情複雜(2 / 2)

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江北四州的軍政大員們了。

他們都有誰?

目前為止隻聽孫綽講,謝石在那裡,還有誰?

回想起師傅孫綽講的那三條,其實隻是指明了要做什麼,究竟怎麼做,從哪裡開始入手,他不說。

唉,這不是白說嘛,形同灌心靈雞湯一般。

你看看人家諸葛亮動不動就送人三條錦囊,或者是麵授機宜,這師傅真是……白白吹捧了他一下午。

現在隻能依靠一個人了,那就是王蘊.

明日見了王蘊得好好請教父親麾下那些軍政要員們的姓名、業績、資曆,當然還有品行。

還是應該以王蘊馬首是瞻,一切聽他的,按他說的做。

到時候隻需跟在他屁股後麵點頭哈腰,豈不簡單?

既照顧了陳謙舊部們的顏麵,又掩蓋了自己對這個朝代的陌生,顯得自己彬彬有禮頗有內涵。

苦思冥想的陳望終於打定了主意,心中稍稍安定了下來。

又開始思忖起他這個東晉父親陳謙來了。

從多人描述來看,他應該是一位功標青史,補天浴日的傑出人物。

東晉朝廷的北方守護神。

自己在現實中從小就聽爸爸講故事,什麼嶽飛傳、楊家將、水滸好漢、三國群英……

電視劇也沒少看,對溫侯呂布、武聖關羽、渾身是膽的趙子龍以及棍棒天下無雙的盧俊義等人神往已久。

不覺對腦海中浮現出陳謙馳騁疆場,斬將奪旗,指揮大軍攻城略地的英姿颯爽身影,隻是麵目模糊,無法腦補。

一定也是英俊瀟灑,玉麵閻羅之類,否則怎麼會連東晉第一美女褚太後都這麼上心。

我還是潁川四大家族陳、鐘、荀、韓的陳氏一族,哈哈。

雖比不上北方第一大族弘農楊氏,以及博陵和清河的崔氏,太原和琅琊的王氏響亮,但也是絕對前十名的大族。

這可有的吹了,高祖是東漢名臣陳寔,如果有人不熟悉他,那麼成語“梁上君子”講的就是他老人家。

更有九品中正製創始人、曹魏司空陳群,還有曹魏西北戰區總司令,鎮守雍涼血戰薑維多年的名將陳泰。

來到了東晉,我真的來到了東晉了!

一時之間,陳望輾轉反側,竟是睡不著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聽到自己房門響了,吱呀一聲被人推開。

抬起眼皮,陳望發現屋裡的油燈早已熄滅,窗欞透進了灰白色光芒。

一個黑影走了進來,清晨的微風帶著一絲香氣,直入鼻息。

陳望揉了揉惺忪的雙眼,看著黑影走近,一身淡黃色錦袍的褚太後清晰了起來。

“望兒,你醒了?”江南女子的吳儂軟語,嬌滴滴地傳了過來。

“啊,咳咳,太後早,醒了,醒了。”陳望趕忙從床榻上爬了起來道。

“坐下吧,望兒,”說著,褚太後挨著陳望坐在了床榻邊,拉著他的手道:“長這麼大你還是第一次出遠門。”

陳望極不適應,禁不住手心出汗,扭捏道:“稟……稟太後,我已經是大人了,再過兩年就行加冠禮了。”

“唉,”褚太後輕歎一聲,幽幽地道:“我總是對你此行不放心,其實我是不想放你去的,但坊間傳聞令尊的病情嚴重,你應該去見見他,或許他對你有話要講呢。”

陳望把手從褚太後手裡抽出來,附和著道:“是,是,應該去。”

“待會兒你就要出發了,望兒,我再次重申啊,不管令尊病情如何,你都要速去速回。”

“遵命,太後。”

“路上注意休息和飲食。”

“是,太後。”

“不要貪玩,離開隊伍。”

“嗯。”

褚太後抬手撫摸著陳望的頭發,又揪著他的耳朵,美目一眨不眨地盯著他,一字一頓地道:“望兒,你記住,你在我眼裡比任何人都重要,隨王蘊回來!”

“嗯……”陳望不耐煩地邊答應著,喉嚨裡發出了悶聲,表示著抗議。

他心道,你比我老媽還能絮叨,唉……

褚太後聽他這個聲音不怒反笑,輕輕地捏著陳望的耳朵搖了幾搖,柔聲道:“嗬嗬,你從小一嫌我說話多,就這個聲音,現在還沒改。”

“太後,我答應你就是,一定跟王尚書回來。”陳望鄭重地道。

心裡卻想,出了這裡,我就不回來了。

如果整天在這皇宮裡,還有這麼多規矩,豈不是要悶出毛病來?

我好容易穿越到了你們東晉,不見識見識諸多名人,參加點重要事件,豈不是白跑了一趟?

褚太後好像知道他在想什麼,淡淡地道:“你也不可能不隨他回來。”

“哦?為何?”陳望疑惑地抬頭看著褚太後道。

“我昨晚已經召見過王蘊了,如果不帶你回來,夷——三——族!”

陳望聞聽此言,不由得打了個寒顫,再次看向褚太後的臉。

在微微的魚白晨光下,褚太後那精致的鵝蛋臉上掛著一層寒霜。

顯得如此陌生,且陰森可怖。

知道她絕不是在開玩笑。

最毒婦人心,最毒婦人心啊,她怎麼可以這樣。

“我——”

“哼,彆以為我不知道,他們安得什麼心,許多人都盼著你去替你父親接管四州,但我不管,我隻要你回到我身邊。”

“太後……好男兒誌在四方,我不願意待在這皇宮裡。”

“好男兒?你還是個孩童,乳臭未乾呢。”

“萬一我父親有個三長兩短,江北四州無人能領,該如何是好?”

“哼,哼,”褚太後冷笑一聲道:“莫說江北四州,就算是大晉亡了,你也要在我身邊。”

婦人之見,婦人之見啊,唉……

陳望默然。

隻聽得褚太後又道:“再說了,謝石、謝玄、還有桓衝、桓豁這些人皆有不世之材,實在無人可用,他們足可勝任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