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乒乓球我是一竅不通,不過倒是可以在雲梯和雙杠上吊一會兒,有時候同學之間若是有人帶來了羽毛球拍,那便成了班裡所有人所集中的對象,大家都會很樂意去和他們一起玩上一局。
或者一整個午休時間,八九個人輪流上陣去玩,說來也怪,在這種“樂趣”麵前,倒是從未見過鬨彆扭。
相比於教學樓的南麵的大操場,教學樓的北麵就要顯得普通許多了,北麵是一小塊向後延伸的水泥地,而後麵的這片遊樂區域,除了正西麵的旱廁之外,便是一片片勾畫而出的籃球場。
球場雖然不大,但是打球的人倒向來不少,整個後院一共五個場地,聚集了許多打籃球的瀟灑身影和一堆堆聚在一起瘋狂歡呼的姑娘們。
女孩子們的快樂,在當時似乎很簡單,球場上哪個帥哥打球很厲害,哪個帥哥指揮很棒,或者,回歸教室,哪個帥哥學習成績很不錯。
在那個青蔥歲月,年輕人的快樂往往很是簡單,一場運動會,一場午休時的激情球賽,或是一場緊張刺激的期中考試,都會成為朋友們口中侃侃而談的話題。
並且,因為當時的升學沒有如今的考試,所以我們那時並沒有所謂的升哪個中學的焦慮和緊張,說來也奇怪從我們那一屆之後,學生的人數倒是一年比一年增多了。
12年盛夏,在那個畢業季的前夕,我迎來了記憶中的第二次大雨,那天的烏雲真有一種黑雲壓城的感覺,明明是下午兩點多的大課間時間,那天本來是晴空萬裡的,但那片烏雲仿佛無法阻擋一般,迅速籠罩了整片天際。
那好似一張大棉被被天空一點一點的蓋住一般,真的是宛如晝夜交替,當天空徹底陰沉之後,霎時,一切入夜。
那天,我們能深刻的看到雷光的紫藍,我們能真切的聽到雷聲的爆鳴,我們甚至能感受到教學樓在輕顫著,那天所有人的心都在揪著,直到大雨漸散,直到烏雲漸淡,直到放學的鈴聲在沉默中悄然響起……
那天,所有人都匆匆迎著放學的鈴聲向著外麵飛奔出去,好像隻想快些回到家裡,隻想快些回到那處安逸的,有著父母保護的家裡。
後來,我們各奔東西,後來,我們漸行漸遠,後來,我們都斷了聯係,而我隻記得,當六年的光陰終究畫上句號的那天,那位站立於教室門口,為我們發著畢業證的,那位陪伴我們、教育我們六年的園丁,在念出一個個她教導了六年的學生的名字時,滿眼的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