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男人以為他指出劉季心中的恐懼會讓劉季不安,不想劉季壓根不放在心上,反而頗是引以為榮。
七情六欲,恐懼不過是情緒中的一種,人隻有坦然的承認所有的喜怒哀樂,更不畏於任何的事。
“你是越發讓我意外。”白衣男人很快明白劉季要傳遞的信息,也正是因此而越發覺得劉季並不是尋常的一個小吏。
“閣下究竟有何意圖?”不得不說,劉季的確絞儘腦汁想要惹怒白衣男人,要是能讓某位人拂袖而去,最好不過。
可惜白衣男人的確因為劉季說出龍陽之好而不喜,卻沒有因此勃然大怒。劉季抓抓頭,再次問出心中的疑惑。
白衣男人之前都沒有回答劉季,現在更不可能回答,“來日你會知道的。”
這是堅持打死不肯告訴劉季,劉季能怎麼辦?唯有放棄。
**
劉季這邊碰到的事一樁接一樁,更叫一個男人纏上,自然讓劉季操心不少。呂雉在家中算著日子,開始準備跑路。
背井離鄉的事太多的人不願意,劉季絕不可能將一千人一個不少的送到驪山,也就意味著劉季必將獲罪,家中的人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上輩子呂雉因此被關入大牢吃了不少苦,也正是因此落下了病根,腹中的孩子也因此生下來便體弱多病,早早的便不在人世。
這輩子不管是為自己,亦或者是為了腹中的孩子,呂雉絕不能進大牢。
一家子的人都好說服,呂雉最先轉移的還是劉季那些兄弟的家人。
臨行之前劉季一再叮囑過,有事必須第一時間將兄弟的家人們先移到深山中去,讓人好生照看。
可是旁人也就罷了,周勃的母親畢竟上了年紀,執意要在家中等周勃回來,任憑呂雉再怎麼勸都勸不動。
最後呂雉當機立斷直接將人打昏,將人搬到山中,人到了那兒,隻要人平安無事,周母想怎麼鬨就怎麼鬨。
“三兒那裡可是出事了?”呂雉在家中挺著大肚子,也沒有一天安樂,旁人或許感受不到,劉素照顧呂雉,時時看著呂雉,呂雉很多事也不避諱劉素,思量再三,終是問出心中的疑惑。
“人是不可能送齊到驪山的,多少人是被強迫,又或者因為家人受到威脅而不得不背井離鄉。離了沛縣,劉季手中並沒有多少人,又怎麼看得住想跑的人。若是無事一切都好,倘若當真出了事我們得做好準備,不能讓爹受苦。”呂雉不瞞著劉素,劉素自然擔心劉太公。
“可是,可是我們能怎麼辦?”準備是對的,如何準備卻是一個問題,劉素實在想不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到底能怎麼辦?
呂雉沉著的回答道:“這些年我和季準備了不少東西。姐姐隻管照顧爹娘,收拾好東西,該讓你們走的時候會有人接,你們放心。”
這些年劉季和呂雉有諸多的準備,無非就是為了這一日不令自個兒受苦,叫家人受苦。
劉季想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感受這個天下,那是劉季的選擇。
身為男兒就應該誌在四方,呂雉並不想阻攔,劉季做任何事也確定有了這些年他們共同打下的基礎,縱然劉季不在身邊,呂雉也可以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
現在劉季出去或者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畢竟如今的劉季早就已經不是當年的劉邦。天下人才何其多,若能趕在天下大亂之前多得到些人才,那對他們來說更是極好的事。
劉素聽完呂雉的話,根本不曾置疑,連連點頭道:“我們都聽你的。”
收拾家中的物甚,照顧好父母,劉素一直都在做這些事,自然沒有難處。
呂雉每日算著日子過,該安排的人都早早安排,撤到深山之內,也就剩下他們一家。
等到有人送來消息,直道劉季並沒有按時將人送達驪山,朝廷下令要將劉季擒拿歸案。若是抓不到劉季,便要將劉季的家人全都關入大牢之內,呂雉當機立斷,讓劉太公、劉交、李氏、劉素、劉肥走。
倒不是呂雉沒讓劉二哥和劉二嫂跟上,是劉二哥和劉二嫂怎麼都不肯隨呂雉一起走。
“我們不走,辦不成朝廷交代的事是老三,該受罰也是他的妻兒和爹要擔心,我們當兄嫂的豈會受到牽連。你們走你們的,不必拉上我們。”劉二哥和劉二嫂拒絕乾脆。
呂雉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其實劉二哥和劉二嫂不願意對呂雉來說最好。
不過呂雉依然道:“二哥二嫂,你們留下來會有危險的,跟我一起走吧。我和季準備了一處,能保我們一家平安。”
呂雉說的一句大實話,可這樣的大實話卻不叫劉二哥和劉二嫂相信,嗤之以鼻的道:“你們自去你們的不必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