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離開沛縣,劉季響應大澤鄉起義反秦,占據沛縣,很快這個消息傳遍了整個沛縣。
隨著縣令一家離開,很快也會傳到朝廷的耳朵裡。
隻不過劉季突然鬨出這麼大的動靜,從小看著劉季長大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還以為隻是傳聞。
等到劉季手中的兵馬接管整個沛縣的守衛,負責的人正是夏侯嬰。
本來還不相信的人,看到身著鎧甲的夏侯嬰之後驚奇的上前追問,從夏侯嬰的嘴裡得出劉季現在的確掌管沛縣的消息之後,叫人更是驚奇。
有人跑到了沛縣的縣衙,想仔細的看看當了官的劉季變成什麼模樣。
可是劉季既然將沛縣的庶務全都交給蕭何管理,想到沛縣的縣衙看劉季是不可能的。
“朝廷如果知道我們起義一定會派大軍前來鎮壓,我們不能等彆人來救我們,還是應該憑我們的本事自保。”劉季這個時候正和一群人商量到底要怎麼樣自保。
“其實沛縣起義的消息傳出去,有好也有壞。大軍壓境,也就意味著糧草會動。”人人都順著劉季的話,考慮要怎麼樣才能自保,呂雉卻在這個時候提出這一點。一群人都帶著驚歎的眼神看向呂雉。
劉季頓了半響,隨後反應過來呂雉話中的意思,樂嗬嗬地拍掌道:“不錯不錯,正是這個道理。凡事有利就有弊,先前我們出去的時候也劫過糧草,要不然也沒辦法帶那麼多糧食回來。”
陳年舊事,本來劉季沒機會提及,被呂雉說起劫糧草的事情,他也想起了之前帶著一群兄弟往驪山去,回來的路上,看到諸多的糧食,便和人大乾了一票。
說來那一位因為他幫小公子尋回百金而賴上劉季的人,也多虧糧食的事,才讓兩人化乾戈為玉帛。
否則讓那麼一位神偷跟著,劉季難以安心。
“其實這麼說來,我們現在根本不需要操心太多,要說人我們的人不少,這幾年訓練下來,除了沒有跟秦軍正式交過手,不知道對方的深淺,也無法確定我們的兵馬比之秦軍究竟如何。再多的預防還是等事到臨頭再說。”劉季一拍大腿果斷的決定,莫要老是聚在一起,討論這些未來才可能發生的事。
“走走走,跟我下田。”劉季當機立斷還是認為應該圍著沛縣轉上一圈,好好的看看配線到底應該怎麼修渠引水好讓百姓種田,如何可以將這個地方發展成他最好的根據地,這才是現在最最該做的事。
說著下田劉季馬上走過去,勾搭過雷霆的肩。在一旁的墨承看到劉季的動作,抬起眼掃過劉季。
“墨先生要一起?”作為長輩又是少話的墨承,劉季的態度是,麵對這位好好的供著,供好了,跑腿的事情讓雷霆做。其他事由雷霆告訴這位長輩,究竟劉季是何意思?
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實施,墨承應該明白劉季要跟人下田的原因,按理來說不應該阻攔才對。
“一起。就算現在不和你們一起去,我總要親自跑一趟。”劉季透露出來的意思明擺著要乾大事,修渠引水,若是不親自去現場看看,勘察一番又怎麼能輕下定論?墨承的視線再次落在劉季勾搭在雷霆肩膀上的手。
“主公如今已經是一縣之長,應該注意儀容。”墨承僅僅是提醒一句,劉季看了看他和雷霆的姿態,自以為沒問題,“再怎麼樣我都是劉季,劉季以前如何,現在還是如何。如果我起兵之後就必須改變我,那可就沒意思了。”
起兵的原因其實大家心裡有數,但是劉季不由人輕易忽悠。
他做事有主見,能聽的,該聽的他會聽。就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兄弟勾肩搭背又不是騷擾人家娘子,劉季不以為意。
墨承看明白,想想還是尋個機會私下同劉季再提吧。雖然劉季說得沒有錯,他之所以要起事並不是為了改變從前他所喜歡的行事風格。但劉季現在在很多人看來就是精神的支柱,這樣的人,最好能威嚴些,千萬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不在意外人的眼光。
現在在人前,劉季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墨承可以說一次,卻不好一直揪著這點小事和劉季吵起來。
眼下的劉季最需要的就是立威,作為貼心的人,最關鍵的時候尤其不能扯劉季的後腿。
劉季要下田。人才一走,蕭何尋了來,沒有看到劉季,不解地問道:“沛公呢?”
對啊,劉季起事成功,討論對劉季的稱呼時,蕭何提議以沛縣而稱,便稱劉季沛公。
劉季一想也對,標誌性的稱呼啊!他們可就是在沛縣起的事,一個沛公稱呼出去,都會知道他們從何而來。
“沛公和墨先生,雷兄下田了。”夏侯嬰在一旁作為回答,有那麼兩個人跟著劉季一起去,夏侯嬰他們也沒想再跟著。畢竟那麼兩位的本事,他們一群人的本事得以提高,多虧他們指導。
當徒弟的萬萬不敢在師傅麵前班門弄斧,不敢說出為了保劉季的安全跟著一塊去的話。
“走的後門?”他們都在縣衙議事,蕭何在外麵應付人,辦理諸多的差事,來的時候根本沒有見到劉季,劉季走的不是正門出去?
“離後門近,沛公一向不講究,隻要省時省力。”前門後門,劉季確實沒那麼多的講究,凡事能迅速的辦好,解決,劉季便高興了。
蕭何並沒有多說其他,隻道:“沛縣的百姓想見見沛公。”
要不然蕭何如何能過來一趟,分明著急的樣子。
“可沛公出去了,說要下田,民以食為天。你是不知道,在塢堡的時候他就這樣,三不五時就去看看田裡的糧食,又去盯著修的渠。有時候看沛公都以為他想進墨家了,學得比墨家的人都要專心。”夏侯嬰是樣眼看到過劉季紮在田地裡的樣兒,顯得頗是無奈地說起。
蕭何卻不以為然地道:“若不是將百姓放在心上,如何管糧食收成,又豈會在意田地有沒有水。”
很蕭何是讚同劉季的做法,將百姓放在心上,百姓也會將你放在心上。
“也好。若是下田去,必是要與百姓碰麵的。”蕭何也覺得劉季這樣下田挺好的,不是刻意為之,沛縣認識劉季的人不少,且讓他們意外的碰上,那也挺好的。
“不必去告訴沛公。”蕭何一看夏侯嬰張嘴馬上知道夏侯嬰想要脫出而出的話,先一步阻止夏侯嬰去做。
“我去將縣衙外的百姓打發。”蕭何並無意解釋,交代完夏侯嬰便走。
縱然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蕭何的意思,聽完蕭何的話,夏侯嬰腦子一轉,立刻明白了,露出笑容道:“說的是,何必急。”
劉季出門是有正事,並不知道就這一會兒的功夫,竟然有人尋上門,吵著他要見他。
沛縣的田其實並不多,良田更是不多,劉季和雷霆、墨承一路走,一邊說起查看沛縣的記檔所知道的沛縣田地的多少。“我是想把沛縣好好的改改,最好能讓這裡成為我們最堅實的後盾。”
後盾的意思,讓這個地方變成可攻可守。
墨承看向劉季,劉季將原因說出,“不說人不可能事事如意,與人相爭相鬥,總也有顧及不上的時候。再者,既然我們起義是為天下百姓,這們的人最應該出手維護的不正是這片養育我長大的百姓?”
縱然一開始擔心劉季是不是有所圖的墨承,在聽完劉季此話後,都不由自主地對劉季能牢記初衷而心生讚賞。
未來的路不可知,但至少現在開始,從此時此刻開始,他們就應該考慮如何做到從一開始他們打算要走的路。
先前,墨承不是沒有想過,劉季或許是為了收攏人心,因此才會說出為百姓的話。天下如今起義四起,每一個人都幾乎喊了同樣的口號,真正是為了百姓的人能有幾個。
“墨先生,這修渠引水的事我懂得不多。不過,希望你能儘你所能,讓沛縣的百姓更好。”劉季鄭重的相請,眼下的田地一片荒蕪,秋收已過,帶著幾分蕭條。可是,這個時候正是動兵修渠的好時候。
否則若是春種秋收之時,誰家能有人出來修渠行兵。
“沛公放心,我會在最快的時間想出如何引渠而入,灌溉更多的良田。”墨承既然明白劉季並不是說空話,忽悠人,而是想做事實,他原本也是一個做事實的人,勾心鬥角的事不適合他,他便隻管安安心心的做實事,擅長的實事。
“我們得想長遠一點,修一條渠不僅僅是為了我們沛縣,若能讓其他的縣城得利,是不是也可以就令城中的百姓動搖,歸於我們?”劉季可不是一個單純看眼前,人做事啊,走一步看十步,他是想為百姓好,也想從中得利。
“想當年秦國修鄭國渠,費時多少?最後對於大秦又得利多少?我們得朝此目標努力。”劉季衝墨承擠眉弄眼的,墨承毫不猶豫地道:“天下如鄭國等人,百年難得一見,墨家之中並無人才。”
潑的好大一盆冷水啊!
劉季卻不為所動,真誠地道:“不求如鄭國此人,也要惠於天下人。啊,能惠的人越多,越是可喜可賀。”
總算沒有對墨家的要求高得讓他們承擔不起。
鄭國渠一成,讓關中成為天府之地,也成為大秦的糧倉。當年的韓國想要用修渠以疲秦,可最後又何嘗不是在成就秦。其實墨承都想問問,韓國若是早料到這樣的一天,當年是不是還會派鄭國前往秦國修渠?
劉季指著前麵不遠的田道:“其實我有養田之法,你們要不要試試?”
作為一個理科生,劉季在使計的時候不太比得上呂雉,要說其的,那可就不一定了,比如如何讓百姓的根本-田地好起來。
“先前在塢堡之內的養田之法?”雷霆是想起劉季早年就提出來的想法,養田。
田若是肥沃,收成也會與之增加,這個道理不是大家不清楚,僅僅是因為那樣的辦法他們想用,卻不一定有。
縱然一直以來百姓都在想辦法養田,卻不代表所有辦法都能有用。
人類的社會在發展,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一步一步的找出他們認為對他們有利的事與物,發展總結,最後用到生活的點點滴滴。
因為需要,所以不斷的研究。或許對很多的人來說,這樣的過程讓他們不太理解,但對劉季這些人來說,劉季明白,那都是人之常情。
就如同在學生物的時候說到人類的進化,從四肢爬行,到了最後,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站起來,不都是為了適應。
“我現在有更好的辦法。”劉季之前是讓人試驗。總不能他一個從前不管田裡事的人,突然變得對田事一清二楚,那不等於告訴人,他不再是劉季,讓人挑他毛病?
呂雉清楚沒事,呂雉的經曆不知比劉季更奇異多少,劉季就不想在呂雉的麵前藏著。
前期劉季鋪墊得不錯,現在可以開始收網了。因為試用過,研究過,有所改變是應該的。
“攻城的武器是不是也為應該準備?”墨承在這個時候問起,劉季......
真可以的話,劉季一點都不想打仗,打仗是要死人的啊,死人的!
“若是不現在開始準備,事到臨頭來不及。”墨承也不能說不了解劉季,至少在一些事情上,劉季不作聲,墨承卻能說出最劉季放心不下的事。
劉季無可奈何,能不費一兵一卒,沒有死傷的拿下沛縣,都是因為他們多年的準備了,這樣的好運氣不會一直保持的。如果劉季不想將來出現他無法控製的局麵,最好現在開始準備,彆等著將來事到臨頭,死的人遠遠超出劉季的意料之外。
“那就準備吧。”墨承的話音落下,劉季如何能不明白,他就算再想躲,躲不掉了。開始之後,以後的事,他若不想身邊的人死得太多,就得馬上準備起來。
墨承恭敬地應下一聲是,雷霆問道:“巨子他們何時抵達?”
劉季聽了一耳朵,他和墨家的聯係,一直都是墨承在中間,墨家巨子他們何時抵達,這是何意?
“戰事若起,要準備的東西會很多,憑我們幾個遠遠不夠,開始了,也就不需要再藏著,不讓天下人知道沛公同墨家的關係,畢竟一但我們的武器做成,天下人都會知道的。”墨家的人擅長製作各種武器,在墨家的能工巧匠多得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一但出現好的武器,必是讓人明白,劉季的身邊有墨家的人。與其讓人費儘心思的打聽,藏著讓人想多,何不亮出來,也會讓人心生忌憚。知道劉季的身邊有墨家的人,所以想行暗殺之法,在劉季的身上斷然行不通。
“我是比較擔心我們現在起義,墨家過早的表態,會不會對你們墨家的弟子有不好的影響。”劉季從來沒有問過墨家到底有多少人,可是他們既然是合作夥伴,墨家為劉季儘心儘力辦事,劉季總不能不管他們的死活。
相互為對方著想,讓對方可以和自個兒一起獲利,保存對方,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雙贏。
墨承他們做事都是為劉季著想,也是想儘所能的為劉季做得更好。雙方合作,劉季越好,意味他們墨家也會因此得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