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是什麼意思呢?”解縉忍不住問了起來。
“鄉試要改革,如果三十六歲前還考不上舉人,那就不能再參加鄉試了。”
朱壽這話在解縉心裡掀起了巨浪,這根本難以實現。
就連官員冗餘出名的大宋都不敢剝奪高齡讀書人的科舉權,現在大明朝官不夠用,老朱才重啟科舉,這個決策根本不切實際。
而且解縉從心底反對這事,雖說鄉試三年一次,至少有六七次機會,但人這一輩子難免有意外。
更何況,大器晚成的例子多得是,單從年齡限製,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更關鍵的是,怎麼堵住悠悠眾口的議論。
“這事兒,少爺還得再三思量。”
解縉委婉地勸說。
“嗯,確實急不來,配套的措施也要跟上,讓三十六歲以上念書的人先去社學教幾年書,表現好的到時候征召為官也是可以的。”
朱壽點點頭,這隻是初步構想,有點像後世的支教,先儘力解決各地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任務艱巨且漫長。
“如果去社學教書就能當官,那用不了幾年,恐怕就成了地方豪強大族入仕的快捷通道了。”解縉憂心忡忡。
社學,是元朝時興起的一種民間辦學機構。
元代以五十戶為一社,指派一個社長教授農桑知識,本意是政府懈怠政務,讓地主管理百姓,結果卻衍生出另一條路徑。
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各地建立社學,請來學儒教育民間子弟。
這政策相當於大明朝的義務教育,但如今卻名不符實。
由於缺乏官方的支持和監管,導致地主豪強幾乎控製了社學,這也是解縉擔心的地方。
不過,江西是個例外。
整個大明時期,江西人才輩出,不說遠的,解縉自己就是例子。
往後看,大明內閣首輔楊士奇、夏言,甚至嚴嵩,都是江西出身。
歸根結底,是因為江西的社學辦得好。
“放心吧,朝廷會扶持並監督。而且這不會是當官的捷徑,就算不用通過科舉,當官也要考核,品德、能力、勤奮、政績、廉潔,不苛求聖人,但起碼得符合做官的基本要求。”
“朝廷?”解縉問。
“這事以後再細說,鄉試還得靠你。”
朱壽清楚自己隻是走個過場,他的目的隻是最後一天的考試。
但今天他必須來,因為有些風波需要他親自出麵,而不是讓旁人為此承受流言蜚語。
第一天是宣布規則,畢竟很多考生是初次來,劉三吾負責解釋鄉試的各種要求。
八月初九,第一場考試正式開始,原計劃考三天,可第二天還沒考完,有的考生墨水就不夠用了。
監考官臉色鐵青,這裡的某些考生家世背景不是他們這些小官惹得起的。
劉三吾一如既往地鎮靜,倒是有興趣地看了看旁邊的朱壽在寫什麼。
朱壽本想見識一下這個時代考題,一看之下兩眼一抹黑。
他學的四書五經都是節選段落,要用學過的那點東西寫出文采飛揚的文言文,實在高估了自己。
朱壽閒著無聊,便寫起了《儒林外史》裡的範進中舉故事。
當然他背不全,但知道大概情節,稍作潤色,也算是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