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謝小將軍(2 / 2)

這樣的人他見多了,總有幾個缺錢的傻子,去墳場渣鬥裡掏了幾天幾夜,撿一些沒人要的垃圾回來,想找到當鋪換幾個錢,他早見怪不怪了。

柳閒看著掌櫃手下的金鑲翡翠算盤,心中讚歎,他這是找對人了。

“這可不是什麼小玩意。掌櫃的,聽過極北冰原最中間那座春山嗎?這串念珠,就是我從那山頂寺廟的金笑佛手上取下來的。”

李福把他的話當得比浮雲還輕。他開當鋪多少年,連東海獨一無二的鎮海之寶都見過上百個,還個個不重樣,這些人把他當冤大頭,為了騙他的錢,無所不用其極。

雖然他覺得這人背挺頸直,儀態上好,莫名其妙有種世外高人、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感覺……

呸呸呸,這不是把自己當狗嗎。

“誰不知道那座山啊,我可是聽說,去那求仙的那些大爺仙修,一個都沒回來!咋地,你能耐那麼大,不僅去了,還撈著了寶貝?”

現在沒客人,李福心情也不錯,不過是個落魄瘋了的瞎子,和他閒嘮幾句也不會出錯。

“我救不了他們,可我的珠子真是好東西。”柳閒無言地歎了口氣,搖搖頭道:“在山上,有個禿……了的得道高僧對著它念了整整一百零七年的經。”

“哪位高僧啊?若是絳塵大師……”李福正無所謂地信口開河,沒想到麵前的瞎子真就誠懇地點了點頭,頓時無語了。

“連你這都知道?就是他。”柳閒點頭如搗蒜,沒想到絳小驢還挺有名的,“此物驅邪有奇效,我瞧你家有人挺需要的,便宜賣你如何?”

瘋子扯謊話都不過腦子,都碰瓷到大師身上了。絳塵僧人常年坐於明鏡台上,解世事問蒼生,哪來的功夫和他閒扯淡。

“我好得很,少來咒我。”李福冷聲,抬頭瞥了一眼眼前人。雖然這瞎子周身全是血汙,看不大清,但聽聲音也像個年輕人,身高腿長的,怎麼就傻成這樣了呢。

“你既然這麼愁錢,有本事把金笑佛手上的手串搶過來,乾嘛不直接把金佛搬過來?”

“阿彌陀佛。施主,你這是對神佛的大不敬!”這乞丐揚了揚下巴,一副不可說的模樣,隨即又懊惱地癟了癟嘴:“我當時太得意忘形,不小心給忘了。”

淅淅瀝瀝,微雨畫屋簷。

李福看到他昂頭時露出一段清雋的下巴,連風都眷顧他,為他拂開幾縷發,露出白綾遮眼,身後絲帶飄飛,瘦脫了相的身子,竟把這破布爛衣穿出了蘭玉風骨,如在畫中。

突然他有些好奇,這樣的人,若是沒有瞎,該是有怎樣一雙眼睛呢?

算了,也是個可憐人。

他歎息一聲,接下念珠,細細端詳了起來。桃木質,粗糲乾硬,上麵半分靈氣也無,歪扭雕著的“卍”符已經生了裂痕。尋常人家都能擁有,應當是從犄角旮旯裡撿到的小物件。

“行吧。”他從抽屜裡拿出了幾兩碎銀放在桌上,語重心長地勸誡道:“我隻能給你這個數,夠你拿去洗個澡換身衣服,之後找個地方做做活安頓下來,彆再乾這些事了。”

“我知道啦!”那瞎子把串珠放下,準確快速近乎搶地奪走了案上的碎銀,生怕人反悔似的,笑著掂了掂就往外走,提醒道;“記得把它交給你的女兒,讓她戴在左手腕上。”

即使隔著布條,李福似乎也看到了他滿眼得意的模樣,一個瞎子是怎麼看到錢放哪的?他又是怎麼知道我有一個女兒的?我女兒又怎麼了?他還沒來得及提出質疑,又有一人進了典當行。

後來經年已久,柳閒依舊記得和謝玉折癡纏伊始的這第一麵。

屋外細雨若散絲,這人收了傘走進來。少年比他矮了半個頭,擦肩而過之時,連帶起來的風吹的渾身濕透了的他一激靈,他微側頭瞧了一眼。

來人約莫十七八歲,頭戴額帶,一身玄青色勁裝,行走時暗紋浮動,工藝不凡。他已經初初長成,眉若鋒聚,目似點星,神色卻淡得很,像初冬將落未落的細雪,卻是柳閒待的春山下冰原飄的那一類,冷厲得像是能殺人的刀。

好在腰上有個小巧的鈴鐺響動著,為他衝淡了不少肅殺氣。

“掌櫃,贖物。”少年打開一張疊得比宮苑瓦片還工整的當票,紙已泛黃,其上墨跡都淡得不明顯了,顯然是多年前的東西。

“謝小將軍,您來了!”李福見了他,登時眉開眼笑,臉上驚喜地皺出了層層褶子:“哎,您軍務繁忙,想拿走什麼東西,差人知會我一聲,我給您送來就是了,何必勞您大駕呢?”

“不必了。”這位謝小將軍卻並不領情,從錢袋裡取了幾塊閃得燙眼的金子,直接放在了桌上。

李福很眼熟他,他叫謝玉折,是和雍國大將軍的獨子。百姓稱他父親為謝將軍,稱他為謝小將軍。不過他能得這樣一個名頭,並非單單靠家世。和京中其他公子少爺不同,他十二歲就隨父入了軍營,如今已經五年。

小小年紀已經戰功赫赫,初具猛虎之勢,如此少年英雄,李福當然欣賞,也早聽說他是個不好惹的主。不過也是,若沒有這股狠勁,如何殺得敵人聞風喪膽,落荒而逃呢?

他本不會和權貴有交集,可他有個救命恩人,恩人曾來找過他兩次,第一次存了一個錦盒在他這兒,第二次給了他一張畫像,說終有一日,畫像上這人會來取走這個錦盒。

那時他就發了毒誓,不論發生什麼,就算是豁出性命,也一定會保管好這個盒子。

一直沒見著畫上眉清目秀的小玉郎來找他,李福心裡著急的不得了。可前幾日他又準備盯著瞎琢磨的時候,突然發現,這不就是最近領兵滅了外敵的謝小將軍謝玉折嗎!

大軍凱旋時正值隆冬,謝玉折一人踏馬在前,身後領著泱泱大軍。他的脊背直挺,黑發高高束起,腰佩鑲玉長劍,銀鎧反射著獵獵寒光。大雪落在輕鎧之上,又隨著千裡馬的腳步,碰出簌簌響,雪一點一點被抖落下去,踩進泥裡。

行至城門口他一拉韁繩,翻身下馬,對著那漆紅大開的巍峨城門深深行了一抱拳揖禮,朗聲道:

“臣謝玉折,幸不辱命。願陛下萬歲,百姓長安,天下太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