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祭酒我做主(1 / 2)

“禮送去了嗎?”

“父王, 孩兒親自送去的。”夏英見夏誠並沒有同他繼續交流的念頭, 有些猶豫。

“你想說什麼?”夏誠通過窗看著妻子正侍弄花草, 對著妻子露出微笑。

“父王, 國子監祭酒的位置我們難道不爭一爭嗎?”

“你有什麼人選嗎?”夏誠放下信報, 頭靠在椅背上示意夏英接著說下去。

“與袁家張家裴家聯姻的大儒不少。”

“這些大儒與另外兩派也多有關係, 比如師徒, 比如同科同鄉,聯姻不一定是最堅不可破的關係。”

“就是因為找不到名望和學識足矣接任範衍為的人,所以插手就顯得格外愚蠢。將那群歪瓜裂棗強推上位, 是在授人把柄。”夏誠平靜的駁回夏英。

“是不是羅家那個小子跟你說了什麼?你要學會驅使他,而不是被手下的人驅使。”夏誠提筆回信,示意夏英離開。

“孩兒知道了。”

“王爺, 宮中來人, 聖人宣王爺入宮。”

夏誠輕笑一聲:“本不想插手,事情卻主動找上門, 我的陛下啊!”

殿上已經陸陸續續到了好些大員, 眾人看到大長公主時, 心中有了數, 這是皇帝開的小會。

“問大長公主殿下安。”

“郡王。”大長公主微微頷首回應。

夏誠並未像之前在皇帝麵前那般, 輕易的被大長公主激怒。

“殿下何必視我為敵?殿下知道的,這朝堂上最忠於大周的, 就是某了。”

大長公主輕笑:“郡王說笑了。”說罷便主動去與閣老們打招呼。

夏誠搖頭笑笑,不以為意。

“顧大人, 好久不見。”

“殿下近來可好?”顧長明躬身作揖。

“大人可知, 陛下召集我等前來,是為何事?”大長公主詢問。

“微臣不知。”

“本王猜測,應是國子監祭酒一事。”東臨郡王插話,“畢竟近來朝中除了範老先生辭世,並無大事發生。”

“王爺言之有理。”顧長明客氣接話。

“陛下駕到。”內官高聲唱道。

殿內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議論的高官們左右站成兩排,躬身齊呼:“陛下萬年。”

“眾卿平身,賜座。”

當今皇帝脾氣不錯,性格溫和,對朝臣也多以禮相待。

“謝陛下。”

皇帝看過眾臣,四位閣老、顧長明、大長公主、東臨郡王,還有六部尚書,齊了。

“今日宣眾卿前來,就是想討論一下國子監祭酒由誰接任。”皇帝拿起一本奏章:“昨日內閣向朕遞了奏折,推薦了幾位人選,皆是當世大儒。朕左右為難。

安王倒是給朕提了個法子,既然是為國子監選祭酒,為何不問一問監生們的意見呢?”

文閣老皺眉,上前一步:“陛下,恕臣直言。作為學生非議師長,是大不敬。安王此言不妥。”

陸閣老附和:“而且年輕人容易被煽動,這方法不見得公平,監生們的選擇也並不一定是真心。”

皇帝點點頭:“兩位卿家言之有理,阿姐以為如何?”

“範祭酒辭世當日,國子監監生們悲痛不已,可見範祭酒在學子心中地位極高。這對下一任祭酒來說,不見得是好事,若接任祭酒並非監生們認可之人選,便很難管理國子監和監生們。安王的想法是好的,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疏漏差錯,應該由官員們儘力彌補。而不是直接否決掉,並斥責安王有錯。”

大長公主此言一出,不少人點頭以為有理。

東臨郡王上前一步:“若是學子們胡鬨,難不成還能選自己做祭酒?”

顧長明開口:“臣以為,應該由朝堂選定人選,再由監生們自己投票選擇。這樣就可以避免祭酒人選不夠資格。”

“那人選應該由誰決定呢?內閣嗎?”禮部尚書張之卻提問:“恕臣無禮,內閣向陛下推薦之人選,並無多大不同。連陛下在選擇時都無法比較高下。再叫監生們選擇,不過是走場麵罷了。”

皇帝笑著點點頭:“朕以為,就在此時此地,每位卿家推薦兩人,每位人選有半數通過便可。如何?”

“陛下聖明!”

“陛下。”顧長明說道:“臣以為,諸位大人推薦之人選,應以博士為優,以國子監先生和各府學郡學教諭為優,其次才以仕林間名望為優。畢竟國子監祭酒最大的責任是培育國之棟梁,而非文壇領袖。”

皇帝欣然同意:“就按顧卿家說的辦吧!”

大長公主在紙上寫下阮念和袁妙心兩個名字,卻心中知曉,祭酒絕不可能是這兩人。

內官端著金盤在殿內走過一圈,將紙收好放到皇帝麵前。

皇帝隨手抽出一張:“紀閭,大儒,著儒家注疏。”說罷抬眼向殿內一看:“可有反對?”

並無人出列。

“樊瑞,國子監策論博士,待行祭酒之事一年有餘。可有反對?”

無。

“阮念,當世大家,現白鶴書院山長。可有反對?”

陸閣老上前一步:“陛下,臣對阮大家之才學人品絕無質疑,但是阮大家未必會願意離開白鶴書院。阮大家之名望隻在範祭酒之下,若真當選,豈不是讓阮大家為難?”

“臣附議。”半數人站出來。

皇帝點點頭,繼續念:“袁妙心,農學博士。”

這次最先反對的竟然是顧長明:“陛下,袁博士當年拒絕工部侍郎之位,就是因為淡泊名利更沉迷農學。祭酒一職對她來說隻是負擔。”

“確實,袁博士大才,祭酒這樣的文職對她而言是浪費時間,對大周來說更是損失。”皇帝深以為然。

大長公主歎了口氣,果然如此。

接下來,皇帝說出的每一個名字不是各個郡學的教諭,就是天下聞名的大儒大家。也有不少人寫了同一個名字,因此最後隻有十七位人選。

“眾卿可還有補充?”

“臣無異議。”

皇帝有些疲憊的說:“明日就將名錄貼到國子監去吧,十日後將結果呈上來。顧卿家,此事你來督辦吧!”說罷起身離去。

“臣領命。”

第二日,由監生們選擇新一任國子監祭酒一事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