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難得的機會(2 / 2)

“不能說早就盯上了,但我們確實在一兩年前就關注你們的電動汽車項目。”

“原來如此!看來你們跟科研單位合作開發高能蓄電池,是為乘勝汽車公司的電動車項目量身定製的呀!”老萬從內心佩服昌達集團這種緊盯市場的眼光。

“其實你要說量身定製也到未必,因為我們的高能蓄電池項目,有百分之六十瞄準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有百分之四十準備用於其他領域。”葉佳怡道。

“不得

不說,你們這個項目選的很好,眼光獨到。高能蓄電池這種儲能裝置,在新能源逐漸興起的情況下,將來確實有很大的市場,關鍵要看電池容量、充電速度和使用壽命,如果有關性能得到突破,這個項目前景非常廣闊!”老萬讚賞道。

葉佳怡並未在意老萬對項目的評價,她關心的是另外的事情,“萬總,你知道第二次上路實測的確切時間嗎?”

“確切時間現在還沒定,估計應該在十天半個月左右,你怎麼對這件事如此關心?”

“知道確切的實測時間,不就知道大概什麼時候出結束嗎?我想在第一時間知道實測結果呀!”

“嗨,你還是該乾嘛乾嘛吧,用不著惦記這件事,一旦實測結果出來,我自然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你!”

“哎喲,那就多謝萬總了!在你方便的時候,請到我們這裡做客,昌達集團這幾年又有了不少變化。”

“謝謝葉總邀請!到時候再說吧。彆拿我當聾子的耳朵就行,我可不是擺設,上次實測結果出來後,難道不是我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老萬退休前是乘勝汽車公司的總工程師,這些年來,昌達集團跟他的交情也不淺。

“再次謝謝萬總!這些我都記得。”

這年年底,以昌達集團名義申報的科研項目----新型高能蓄電池的開發與應用,獲得了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因為事先早有約定,包括關雲天和葉佳怡在內的昌達集團有關領導放棄了科研成果署名權,所以,獲獎人都是新材料研究院的有關人員。

頒獎方告知獲獎單位,頒獎儀式結束後,有新聞發布和記者采訪等環節。準備出席頒獎儀式的童偉等人有點犯難,在跟記者互動過程中,他怎麼回答有關問題呢?談到科研開發方麵的事當然好說,那屬於他的本行,要是記者問到企業方麵的問題,他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這又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你代表昌達集團回答就是了,記者不會調查你究竟是不是昌達集團的人。”葉佳怡道。

“要是記者問到企業的發展規劃、中遠期目標之類的,我對你們企業的情況又不是太了解,那豈不是要鬨笑話?昌達集團可是聞名全省的大企業,我要是說錯了,對你們的影響不太好吧?”

“嗯,這種情況倒有可能,但是我們沒在獲獎材料上署名,昌達集團的人出現在獲獎現場不合適呀!”

“其實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外人都以為我們是昌達集團的人,你這個昌達集團的總經理出席頒獎會,不是更加順理成章嗎?隻是讓你有點委屈,沒跟我們上台領獎,卻要跟我們一起應付記者的采訪。”童博士道。

葉佳怡權衡再三,“嗨,署名權是我們主動放棄的,這樣的獎項對我們個人也沒啥用處,談不上什麼委屈,要不,我就陪你們走一趟吧。”

“謝謝老同學!其實,我覺得你代表雙方出席頒獎會最合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