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葉佳怡本來就是項目合作組的乙方組長,在甲方組長不在場的情況下,她有權代表整個項目組對外開展活動,再加上獲獎項目是以昌達集團的名義申報的獎項,除了乙方管理人員主動放棄了在成果上署名,童偉建議由葉佳怡代表雙方出席頒獎會,完全是發自內心的。
因為要跟記者互動,葉佳怡同意跟童偉的試驗團隊出席頒獎會,但沒想到童偉建議她乾脆作為這次活動的全權代表,讓葉佳怡代他們上台領獎,葉佳怡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獎是頒給你們的,我們當初決定放棄成果署名權,就是為了不跟你們參合這種事,我認為最好還是你們親自登台領獎。”
既然關雲天和葉佳怡把成果署名權都放棄了,說明他們根本不在乎這種榮譽,讓葉佳怡全權代表雙方出席頒獎會,並上台領獎,童偉覺得這要求有點過分,他收回了自己的建議。
省級政府的年度科技成果頒獎會,在科技會堂隆重舉行,頒獎會頒發了年度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一等獎空缺,還頒發了十多項單項獎,童偉和他的助手上台領取了科技進步二等獎。
頒獎結束後,主辦方在會場組織了一場新聞見麵會,邀請科技進步獎的二等獎和三等獎的獲獎單位,跟省城的新聞媒體見麵,葉佳怡作為獲獎單位的代表,跟第一獲獎人童偉一起出席記者會。
一場精彩互動即將開始!
主持人剛說完開場白,台下一位四十多歲,看上去頗有資曆的記者第一個提問:“我是省報‘科技與工業欄目’的記者,從曆年評出的獎項和今年的獲獎情況看,年度科技進步獎的獲獎單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各類國營企業,即使曾經有那麼幾家民營企業獲獎,獲得的也是單項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今天獲獎的昌達集團,是第一家獲得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民營企業。我的問題是,作為民營企業,你們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是出於何種目的?”
“這個問題,請昌達集團的代表回答。”主持人道。
雖然第一次出席這樣的場合,第一次麵對這麼多省級媒體的記者,但以葉佳怡的經曆,她見過的場麵,恐怕好多記者也未必見過。高中三年的學生會主席,還有在杜克大學讀ba期間,那些幾乎每堂課都有的課堂討論或辯論,早已將她的口頭表達能力鍛煉的爐火純青。
葉佳怡調整了麥克風的位置,然後說道:“民營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投入,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增強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甚至能否獲獎對我們都不重要。不管企業所有製形式如何,即使目前企業狀況再好,企業再有錢,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那也隻是個暴發戶,這樣的狀況是難以持續的,更談不上企業實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企業就是逆水行舟,今天市場還好的產品,一覺醒來,明天就不知道麵對多麼嚴酷的環境。”
“按照你這意思,企業有了技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儲備,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體製內的企業我不了解,作為民營企業的管理者,任何時候都沒有高枕無憂的權利,除非企業不想繼續經營下去了。不過如果有了自己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儲備,麵對明天的嚴酷環境,起碼可以做到從容應對,不至於惶恐不安。”
“看來,民營企業的研發投入完全是自發的,你們有沒有尋求政策支持的願望呢?”省報記者繼續問道。
“民營企業科研投入的目的,決定了他的動機,實際上,大多數民營企業對政策並不了解,當知道了政府的相關政策後,我們當然願意尋求政策支持。”
“據我們了解,個彆民營企業編造虛假項目,騙取政府職能部門的扶持經費,請問你對這種現象怎麼看?”不愧是省報記者,提的問題相當尖銳。
“記者先生提出的問題,實際上不太適合我來回答,但是,既然當麵提出來了,權且當做探討吧。這種現象在現實中確實存在,我們在基層也聽說過,但我認為應該一分為三地看待這個問題,首先,出現這種情況,屬於監管不力,職能機構籬笆紮的不緊不密,讓那些人有空子可鑽;第二,企業經營者本身沒安好心,不像個乾企業的樣子,利用關係采用非法手段糊弄一筆錢,根本就沒想做什麼技術開發;第三,絕大多數大企業不會乾那樣的事,那種一錘子買賣,會壞了企業的名聲。”
葉佳怡的回答,贏得了幾位記者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