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雲天抬頭看著站在不遠處的來人,略感詫異地說道:“史工?你請坐。”
史曉東並未馬上找地方坐下,而是問道:“關總現在有空嗎?”
“有空,什麼事你先坐下再說。”關雲天示意對方在茶幾旁的沙發就坐,因為葉佳怡前幾天跟他談到過史曉東的想法,他大致知道對方來此的目的。
史曉東在單人沙發坐下後,關雲天也過來坐到茶幾旁,正好茶幾上的自動加熱器燒開了一壺水,關雲天順手沏了一杯茶,遞到史曉東麵前,“你喝茶。”
“謝謝!”畢竟單獨跟董事長談話,史曉東多少還是感覺有點局促,在手足無措的時候,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稍微平靜一點後,他問道:“關總,昌達藥業的業務量,在整個昌達集團大約能占到幾成?”
“這個----,大概百分之二十吧。”關雲天不動聲色,看看對方到底要說什麼。
“醫藥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為十五年,凡是以藥品為主業的企業,如果要想做到長盛不衰,產品的更新換代必須要跟上步伐。”一旦涉及專業話題,史曉東就能放鬆自己,話也多了起來。
“按你的理解,怎麼才能做到讓更新換代跟上步伐呢?”
史曉東沒有急於回答問題,而是說道:“關總,醫藥產品在昌達集團的整個業務中,現在才占百分之二十,將來還有繼續擴大業務份額的可能嗎?”
“不是可能,而是必須擴大醫藥產品在集團公司的業務份額,這已經在我們的計劃之中了。”關雲天道。
“既然如此,要讓產品的更新換代跟上步伐,除了緊盯國內科研機構的新產品開發動向,還有一項工作是必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可少的,那就是企業要有自己的新產品研發能力,而且這種能力越強,企業的發展動力就越足。國外的輝瑞、強生和阿斯利康等大型製藥企業,都有非常強大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在他們的實驗室,甚至誕生過諾貝爾獎獲得者,好多大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都難以取得他們那麼大的成就。”
關雲天點頭讚同,“製藥行業屬於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如果有了資金保障,技術就是影響企業發展壯大的唯一因素,這一點我們早就意識到了,所以,昌達集團技術中心正在致力於為醫藥產品的研發創新創造條件。”
“也就是準備組建藥品研發創新機構?”
“是的,也許你已經知道,昌達集團實體製造業包括三大板塊,第一是汽車零配件,第二是新材料和儲能元器件,第三是醫藥產品。汽車零配件屬於整車製造的配套業務,受製於外部因素,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不大。新材料和儲能元器件方麵,不僅成功開發了高容量蓄電池並實現了產業化,而且還研發了國內領先的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技術,也實現了工業化生產,眼下,童博士正在帶領他的團隊開發新的產品和技術。目前看來,醫藥研發和創新是昌達集團的短板,我們正在想辦法彌補。”
通過耳聞目睹,史曉東對昌達集團的實力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他相信隻要得到領導重視,在昌達集團做新藥研發或創新,資金上就不會有任何障礙,現在最缺的是人才。
“關總,昌達集團彌補醫藥研發短板有什麼具體舉措?這方麵的科研團隊組建起來沒有?”史曉東準備一步步接近目標。
“還在計劃之中。怎麼,史工對此有什麼建議或意見嗎?”
“以昌達集團的實力,加上領導們重視,科研經費應該不是問題,但組建新藥研發的科研團隊,首要問題是人才,不知企業內部是否擁有這樣的科技人員?”
關雲天坦承道:“沒有。記得咱倆第一次交談時我曾說過,昌達集團涉足醫藥領域不過四五年時間,而且還是因為一次對外擔保失誤,被迫進入這個行業,雖然後來又增加了一個產品,但總體而言,我們還是缺乏醫藥科技方麵的高級人才。對於即將組建的新藥研發科技團隊,我們打算對外招聘相關人員。”
史曉東早就料到會是這樣的情況,“關總,對外招聘人才,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滿足你們的要求?”
關雲天一本正經地說道:“相關專業不用說了,起碼要有相當的學曆和一定的工作經驗,另外至少要有副高以上的職稱,還要有獨立主持完成過較有影響力的科研項目的經曆。”
這些條件,幾乎就是給史曉東量身定製的。
“哦----,”史曉東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直接問道:“關總,你覺得我的條件符合你們的要求嗎?”
關雲天欣賞對方的直率,但顯出一副故作驚訝的神情:“你?當然符合要求!不過史工,你是國有科研單位的科技人員,屬於體製內人士,而昌達集團是民營企業,對你好像不太合適吧?”這有點欲擒故縱的味道。
“先彆管其他的,咱們就事論事,如果我來應聘,你說昌達集團能不能接受?”史曉東乾脆把話挑明。
關雲天顯得很為難的樣子,“哎喲,你給我出了個難題,要說你這條件,完全符合要求,但以你的身份,我們不能接受呀!”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