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丹巴特爾在漠北慘敗,不僅他的性命丟在了漠北,就連部落的精銳騎兵也遭受了巨大損失。
而之後嘎力巴的叛亂更是令部落雪上加霜,眼下嘎力巴雖死,但部落也元氣大傷,現在整個部落能夠動用的騎兵已隻有不到三千人,這些人中還部分都是老弱,按照朱慎錐的想法剔除這些老弱和一些嘎力巴原本的手下後,剩餘的人數恐怕連兩千人都不到。
現在整個部落的實力大損,相比阿失帖木兒在的時候,部落的軍事力量連當初一半都不到。
作為一個數萬人的大部落這樣到情況是非常危險的,草原向來就是弱肉強食的地方,部落和部落之間的戰爭衝突自古就從未停息過,如果這時候有那支大部落意圖向他們出手的話,以部落現在的力量要抵抗恐怕很難。
考慮到這些,朱慎錐隻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儘快重整部落的軍力,用最短的時間恢複部落的戰鬥力。但這樣做卻不是容易的事,因為漠北戰爭和嘎力巴的倒行逆施,部落精壯損失不少,僅僅死在朱慎錐手下的蒙古人就足有五百多人。
在淘汰老弱的同時,還要從部落抽取青壯,以補充部落的軍事力量,所以朱慎錐手中這支人數不多的新軍暫時也沒辦法撤回大明,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支部隊會留在草原上,作為朱慎錐手中的一張底牌,以確保部落和妻子的安全。
至於第二個辦法是儘快獲得林丹汗的認可,雖然現在騰格爾繼承了台吉之位,可這隻是部落內部的繼承並不合法,而真正繼承必須得到林丹汗的同意冊封。
作為蒙古共主,林丹汗可是整個蒙古的大汗,各部落在名義上都是大汗的子民,部落首領的更替必須要得到大汗的認可才名正言順,如果沒有大汗的認可,那麼這個部落首領就不被其他部落所承認,而其他部落也完全有理由借此出兵,直接攻擊和吞並對方。
這個道理就和大明的藩國、附屬國在新老權利更替的同時需要獲得大明皇帝的認可和冊封是一樣的,沒有大明皇帝的冊封聖旨,你的繼承就是不合法的,既然是不合法的所有人也不會承認你的身份和地位。
眼下情況就是如此,如果能以最快速度得到林丹汗的認可,並拿到林丹汗的旨意,那麼騰格爾這個台吉就算坐穩了。非但如此,騰格爾還能繼承到原本屬於阿失帖木兒的濟農頭銜和右翼萬戶的職位,有了這兩個身份,其他蒙古部落想出手就得掂量掂量,一旦出兵攻擊部落,那麼就等於不把大汗的旨意放在眼裡,等於是違背大汗的意誌。
彆看林丹汗這幾年每況愈下,尤其是去年到現在更有眾叛親離的跡象,之前又在漠北慘敗而回。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蒙古人的共主,林丹汗手中依舊掌握著極強的軍力,再加上他大汗的名頭,手裡幾萬鐵騎對付內外喀爾喀、科爾沁甚至後金或許有些吃力,可要對付普通蒙古部落簡直比伸手碾死一隻臭蟲那樣輕而易舉。
在騰格爾成為部落台吉的當天,塔娜就派出了使者前往察哈爾的林丹汗本部。
為了獲得林丹汗的支持,塔娜特意挑了兩個部落中最能說會道的蒙古老人,給了他們使者的名頭,又親自寫了一封奏疏,奏疏的內容感情深切,不僅仔細講述了這麼多年阿失帖木兒部落對林丹汗的忠心耿耿,還提到了自己兄長哈丹巴特爾在漠北為大汗斷後身死的事跡,懇求大汗看在部落一直是忠於大汗的份上,允許騰格爾繼承部落台吉之位,並接任阿失帖木兒的濟農和右翼萬戶身份。
塔娜在奏疏中還承諾,自己部落永遠支持林丹汗,以林丹汗為主,跟隨大汗再創蒙古帝國的輝煌。其用詞之深切誠懇,讓人身同感受,此外塔娜也沒隱瞞部落內亂之事,把嘎力巴所作所為一一告知了林丹汗,以表示誠意。
出去奏疏外,塔娜還讓人送了不少禮物給林丹汗和林丹汗身邊的近臣,這些禮物除去部落的積蓄金銀,還有部分是朱慎錐這次從大明帶來的貨物,比如精美的綢緞、瓷器、茶葉等等。
有了這些東西,說服林丹汗不算什麼難事,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畢竟從部落前往大汗金賬來回至少兩個月的時間,其中路途不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