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勸說讓努爾哈赤舉棋不定,自己帶了這麼多人來打寧遠,原本以為按之前的經驗大軍一到,明軍懼怕之下棄城而逃,寧遠也就順利拿下。可沒想這個袁崇煥居然是個鐵頭,非但不跑反而直接就在寧遠和自己硬乾了起來。
現在袁崇煥駐守寧遠堅城,仗著擁有強大的火器和自己打的有來有回,還讓後金這邊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後金缺乏攻城的火器,光靠著人力強行攻城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努爾哈赤不是什麼善人,士兵對於他來說隻是數字,死些人算什麼?這打仗哪裡有不死人的?如果死些人就能拿下寧遠,砍下袁崇煥的狗頭,對於努爾哈赤來說還是值得的。
可問題在於這死的人是誰,普通的輔兵、包衣這些,死再多努爾哈赤也不會心痛,這些人在他眼裡隻不過是些奴才罷了,多了也是浪費糧食。可死的是八旗就不一樣了,八旗可是後金的立足根本,是努爾哈赤的底子,如果死的不多也就罷了,可一旦傷筋動骨,這影響的就是自己對後金的統治。
拿八旗的老底子去拚,努爾哈赤肯定是不乾的。可用以前的老辦法,也就是在四處掠奪遼東明人,再驅趕他們去攻寧遠,自己的主力躲在後麵的戰術卻又行不通。
因為袁崇煥早就豎壁清野了,彆說寧遠附近,就更遠的地方那些明人不是給袁崇煥接進了寧遠城就是逃去了山海關方向,方圓上百裡要抓明人根本就不容易。
沒有明人作為炮灰前驅攻城,眼下自己的輔兵和包衣損失慘重,就連八旗也有損傷,繼續下去的確沒把握拿下寧遠。可這時候,努爾哈赤心裡還是很不甘的,難不成就白白出來這麼一趟?
想來想去,努爾哈赤打算再攻兩日看看效果,如果實在不行再撤兵。可翌日傳來的消息卻讓努爾哈赤改變了想法,因為從東邊傳來消息說,在皮島的毛文龍已經出兵了,這個毛文龍時機抓的實在是太好了,自己前腳渡過遼河毛文龍就接到了後金出兵的消息,等努爾哈赤的大軍抵達寧遠城的時候,毛文龍帶著部隊就出了皮島,直接朝著後金後方而去。
對於毛文龍,努爾哈赤自然不陌生,要說努爾哈赤最恨的兩個人是誰,其中第一個自然是前薊遼督師孫承宗,因為如不是孫承宗,這幾年裡努爾哈赤怎麼會被封鎖的死死的?日子越過越是艱難?
毛文龍,這就是個攪屎棍,自從他到了皮島後,毛文龍就成了後金的噩夢,他的部隊在後金背後神出鬼沒,三天兩頭從皮島跑到遼東在後金屁股上捅幾下,割幾塊肉,放兩管血。雖然每次損失不大,可侮辱性極強,讓努爾哈赤實在抓狂。
這還不算,隻要努爾哈赤集結兵力掉頭去打毛文龍,毛文龍馬上就把部隊縮回皮島去。仗著船艦之利,沒有水軍的後金根本就拿毛文龍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毛文龍在皮島逍遙自在。
除此之外,一旦後金對大明主力方向有什麼軍事行動,在皮島的毛文龍也會蠢蠢欲動,派部隊直接攻入後金腹地,給後金帶來極大的麻煩。
這一次出兵,努爾哈赤已經防著毛文龍了,特意提前做了布置,可沒想到毛文龍居然這麼快就得到了消息,如果現在寧遠已經拿下問題還不算大,努爾哈赤完全可以騰出手裡麵對毛文龍的偷襲,但問題在於寧遠依舊在袁崇煥的手裡,後金攻了好幾日根本就拿寧遠沒有辦法,努爾哈赤就不得不考慮毛文龍給自己帶來的威脅。
麵對這樣的變化,繼續在寧遠僵持下去似乎已沒意義,再加上幾個貝勒的勸說,不甘心的努爾哈赤隻能放棄攻打寧遠,準備撤軍回師。
不過這個時候努爾哈赤還是心有不甘,後金大軍花了這麼大代價卻在寧遠城下一無所獲,這實在大損他的麵子。為找回麵子,努爾哈赤在決定撤軍的同時把目光盯上了位於寧遠城東南的覺華島,他繼續擺出攻打寧遠的樣子,可手下的精銳八旗卻分出一部,直接朝著覺華島方向而去。
覺華島的位置位於寧遠城東南方向,距岸18裡,離寧遠30裡,居東西海陸中逵,扼遼西水陸兩津,是其要地。
孫承宗派人修築寧遠城的時候就注意到了覺華島的戰略位置,特意在覺華島派遣水師駐守,並以覺華島作為前線基地囤積大量糧草、火藥等物資,以作為寧遠防線的重要後勤基地。
無論從覺華島的地理位置還是遼東防線的設置來看,覺華島都是最佳的選擇,再加上覺華島孤懸海外,後金沒有水師,根本打不上島,這個地方是非常安全的。
可誰都沒有想到這一次努爾哈赤居然會在冬天出兵,而且這幾年隨著氣候的變化,這天氣也越來越冷。尤其是今年是更冷,雖然新年已過了,可遼東的天氣依舊是滴水成冰的季節,如此嚴寒之下,覺華島到陸地的海麵居然結了冰,從而導致覺華島的天然屏障在海麵結冰的情況下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