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奴之死(2 / 2)

二貝勒是阿敏,鑲藍旗旗主,他是舒爾哈齊的兒子,也是努爾哈赤的侄子。

三貝勒是莽古爾泰,努爾哈赤的第五子,正藍旗旗主,在努爾哈赤的兒子中,莽古爾泰以武勇出名,每戰身先士卒,勇猛無敵。

至於四貝勒是皇太極,正白旗旗主,雖然皇太極要論兄弟的輩分比不上代善,要以武勇比不上莽古爾泰,可在四大貝勒中,皇太極向來以足智多謀著稱,而且皇太極善於用人,更會拉攏可用之人,無論是後金內部的貴族階級還是投靠後金的漢人和其他族人,皇太極都能善用,支持者不少。

努爾哈赤死後,按照後金內部的地位來說繼承者應該在四大貝勒中產生,可問題在於二貝勒阿敏首先排除,因為他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隻是努爾哈赤的侄子,而且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當年可是死在努爾哈赤手裡的,從這點來說努爾哈赤對阿敏有殺父之仇,雖然後來重用阿敏,卻也一直防備阿敏,阿敏絕對不可能有繼承大汗的可能。

至於莽古爾泰,本來他的資格是最有可能的,首先莽古爾泰驍勇善戰,立功無數,在後金的威望不低。而且莽古爾泰是嫡子,其母是富察氏,要論出身極為高貴。

可惜的是當年莽古爾泰因為母親得罪了努爾哈赤,擔心因母親的緣故被努爾哈赤遷怒,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居然親自把自己的母親給殺了,然後提著人頭來向努爾哈赤表示忠心。

這樣的作為就算是殺人如麻的努爾哈赤也給驚呆了,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這個兒子為了討自己歡心居然殺了親生母親?這樣事恐怕就連畜生都乾不出來,既然能殺親母,那麼是不是以後也能殺自己老子?

雖然表麵上努爾哈赤對此表示滿意,還封了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可實際上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努爾哈赤對莽古爾泰的使用是很謹慎的,除了讓他去打仗外,平日裡後金的許多大事都不讓他參與,更是暗中防備,以免這個沒腦子的狠人說不定哪天就提著刀子要了自己的老命。

也是因為莽古爾泰弑母的操作,使得他在後金內部沒什麼人緣基礎,後金的女真人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野人,推舉一個能砍下自己親生母親腦袋的人來當大汗?這怎麼可能?萬一他當了大汗後以殺人為樂,他們的小命如何保全?

就這樣,四大貝勒中二貝勒和三貝勒繼承汗位已沒了可能,大汗的位置隻能從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兩人中產生。

按理說,代善繼位的把握是最大的,手握兩黃旗,又是努爾哈赤的次子,無論從地位還是實力來看都遠超皇太極。

可是代善頭腦很是清醒,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努爾哈赤,登上汗位不是合適的人選。相比自己,足智多謀的皇太極更適合當這個大汗,而且代善和皇太極兄弟感情很好,所以以自己年紀大的理由推辭了大汗之位,並且代善與其子嶽托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全力支持皇太極登上汗位。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推舉中,排名最後的皇太極脫穎而出,在代善的支持下取得了繼承大汗的資格。

等塵埃落定後,皇太極和代善私下見麵,兩人密謀了許久,第二日他們領兵回到沈陽,到了沈陽後第一件事就是帶兵把大妃阿巴亥控製了起來。

當著眾人的麵,皇太極對所有人宣布努爾哈赤的遺言,聲稱努爾哈赤留下話要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聞言大驚,根本不相信努爾哈赤會這麼做,可這時候她已經沒有反抗能力了,無論她願意不願意,在皇太極和代善等人的逼迫下她隻能認命,自儘殉葬。

解決阿巴亥是皇太極的主要目的,因為他不想繼位大汗後頭上還有一個阿巴亥指手畫腳,要知道阿巴亥可是努爾哈赤的大妃,用漢人的角度來看就是皇後的地位。

努爾哈赤一死,阿巴亥就成了皇太後,哪怕皇太極是大汗,皇太後的地位也是崇高無比的。何況阿巴亥給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分彆是被稱為四小貝勒之一的阿濟格,阿濟格驍勇善戰,手中掌握著正黃旗,權利不比皇太極小。

此外還有多爾袞和多澤兩兄弟,這兩兄弟掌握著鑲黃旗,也就是說三兄弟加在一起掌握了兩旗,而且這兩旗不是普通兩旗,是正黃和鑲黃兩旗,從實力來說比皇太極這個剛剛登上大汗位置的新汗還大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