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後金的變化(1 / 2)

除去排除異己安插自己人,徹底掌控後金權利外,後金現在也麵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生存的問題。

孫承宗的圍困戰術早在努爾哈赤時代就取得顯著效果,長期的經濟和軍事封鎖讓後金上下苦不堪言,尤其是前者的緣故,後金的日子越發不好過,後金始終無法突破明軍在遼東的封鎖,就算發動戰爭也打不破明軍的城池。

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掠奪生存的後金再這麼下去就要給活活困死了,努爾哈赤之所以在元月發動寧遠之戰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雖說沒能打下寧遠,可卻打下了覺華島,靠著從覺華島掠奪而來的大量物資後金暫時緩解了生存麵臨的困局,可皇太極卻清醒的知道目前的緩解隻是一時的,隨著這些物資消耗殆儘,後金很快又會繼續麵臨這個問題。

相比隻知道打仗和殺人的努爾哈赤,皇太極就聰明多了,而且他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更廣些。

要解決這個問題隻有兩個辦法,一個是自給,一個是從外部想辦法。

首先是自給,其實在努爾哈赤時代後金就掠奪了不少遼東軍民,用他們作為奴隸進行生產,包衣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但努爾哈赤並不重視這些,在他眼裡軍事才是第一位的,用明人來進行生產,除去一些手工作業者的匠人外,普通百姓活的簡直不如牛馬,甚至努爾哈赤還做出了一個殘酷的決定,對於沒有生存能力的明人直接展開屠殺,用解決拖累人口問題來維持八旗生存,這樣後金根本不從事生產的八旗這才會在大明封鎖的情況下繼續生存下去。

登上汗位後,比努爾哈赤更清醒的皇太極知道後金不能再這樣下去,如此野蠻的統治是沒有前途的,女真人也不可能靠著這些手段真正贏得天下。

何況,對於人丁嚴重不足的後金方麵來說,就算普通是包衣也是人啊,這些人白白消耗掉未免太可惜了,讓他們好好耕作,從事生產,從而為後金創造資源和財富不更好麼?

就這樣,皇太極開始在後金內進行改變,適當地放鬆了對包衣的剝削和限製,提拔了一些較早投靠後金的明人,讓他們的身份從奴隸轉為官員,同時限製隨意屠殺的現象,此外還在八旗的基礎上著手準備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旗,把這些人直接歸於自己治下,從而脫離最初的那種野蠻。

皇太極估算過,如果這些人能夠在遼東好好耕作,至少能解決一部分後金的糧食問題,這就可以緩解後金所麵臨的困難。

但這種做法不是馬上可以有效果的,地裡的糧食也不是說種就能種出來,就算現在皇太極開始推行這個政策,要有成效起碼而已是兩年以後的事了,而這一段時間內後金依舊會麵臨問題,所以皇太極就把目光投向了外部。

外部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大明。

對於大明的富庶皇太極比任何人都清楚,後金雖然強大,可要和大明相比依舊相差甚遠,以後金目前的實力哪怕再在戰場上贏幾次依舊不是大明的對手。

大明廣闊的疆域和無儘的人口,是大明能夠一直在遼東戰場堅持的基礎,對於大明皇太極心中是羨慕之極,他甚至想過假如自己是大明皇帝的話,哪裡會有那麼多的麻煩和問題,早就君臨天下無人能敵了,更不會因為麵前這些問題而煩惱。

後金缺乏物資,但物資對於大明來說根本不缺。從大明獲得物資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而且大明那邊雖然一直對後金進行封鎖,但為了金銀私下走私的人也是不少,其中就有袁崇煥的弟弟袁崇煜和幾家晉商。

眼下袁崇煥主動來接觸自己,並且提出議和的建議,這讓皇太極看到了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打破明軍對後金封鎖的機會,既然準備議和,那麼私下的走私就可以進一步放鬆了,更何況遼東最大的商人就是袁崇煜,這可是袁崇煥的親弟弟,在同袁崇煜接觸後皇太極更確定了這個家夥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隻要有錢賺他什麼都能乾得出來。

在接觸的過程中,皇太極私下告訴袁崇煜,隻要他能向後金運輸大量物資,尤其包括糧食、藥品等,必然能獲得豐厚的回報。而且希望袁崇煜能給他哥哥袁崇煥帶話,既然雙方和談就要拿出誠意來,這個誠意就是大明向後金給與一定的物資支持,如果沒有這些表示大明根本就沒和談的想法,他雖然是後金大汗,卻也無法和下麵人交代。

這一手是否可以奏效皇太極還不確定,但不管怎麼說有棗沒棗打三竿,萬一成了呢?再說了,哪怕袁崇煥不給自己糧食,袁崇煜的走私也能彌補一二啊,再加上皇太極很是大方地給了袁崇煥豐厚的禮物,這些禮物的價值可是不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