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崇禎動手(2 / 2)

這樣的結果更讓這些蒙古人對皇太極感恩戴德,更堅定了和皇太極站到一起的信念。

皇太極這麼做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他之所以打察哈爾並不是要占據察哈爾,而是要對付林丹汗。

滿清不是蒙古人,雖說皇太極繼位以來一直鼓吹滿清和蒙古一家,雙方都是兄弟,可大家心裡都明白滿清怎麼可能和蒙古人是真正的兄弟呢?更不可能是同一個民族。

親如兄弟僅僅隻是說說罷了,充其量就是統戰的手段。皇太極要解決林丹汗這個後顧之憂,必須要借用蒙古各部的力量,僅靠他自己是根本不行的,而且就算拿下察哈爾,滿清也不可能直接取代林丹汗來統治蒙古草原。

雖說現在的蒙古人四分五裂,林丹汗這個名義上的大汗已經名不副實,可外來者要統治蒙古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皇太極真打著這個算盤,取林丹汗而代之,那麼他的那些盟友說不定馬上和他翻臉。

既然做不到取而代之,那麼就扶持代理人,同時挑動蒙古各部內部的矛盾,再加上用聯姻和其他手段來拉攏蒙古各部,同樣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皇太極就是打著這個算盤,很大方地把林丹汗的草原直接分給了下麵的小弟們。做完這些事後,皇太極也沒在察哈爾多停留,直接帶兵就回了遼東,這樣的姿態更讓那些蒙古部落豎起大拇指稱讚皇太極這個帶頭大哥實在是夠意思。

不過在回去之前,皇太極和各部的頭領見了麵,協調劃分了雙方的實力範圍,並且提出了讓各部抽調部分能征善戰的勇士加入滿清。

按照皇太極的說法,大家既然是兄弟,你們也認我這個帶頭大哥,那麼以後就是自己人了。他們滿清有八旗,八旗是滿清的根本,作為自己人,皇太極決定在滿清八旗基礎上建立蒙古八旗,作為蒙古人加入滿清大家族的一種優待,隻要蒙古各部同意這個要求,那麼大家就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麵對皇太極的這個說法,蒙古各部很快就同意了下來,尤其是早就和滿清眉來眼去又通過聯姻穿了一條褲子的科爾沁部更是舉雙手讚同。

就這樣,各部挑選部落的勇士交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在這個基礎上組建了蒙古八旗,同時也徹底把這些蒙古各部拉上了自己的戰車。

做完這些,皇太極返回遼東,通過察哈爾一戰滿清不僅得到了蒙古各部的支持,還就此組建了蒙古八旗,使得滿清的在政治和軍事上實力大增。

此外,林丹汗的西遷也讓滿清去掉了一個心腹大患,至少身邊沒有了林丹汗這個戰爭瘋子,皇太極就能徹底騰出手來做其他事。

在征服察哈爾的同時,滿清也從蒙古獲得了大量牛羊和其他物資,讓滿清物資缺乏的情況有了好轉。等回到遼東後,皇太極就把目光盯上了北方索倫三族,現在解決索倫三族的機會成熟了,隻要拿下索倫三族,滿清不僅能解決掉黑龍江流域的隱患,更能收服能征善戰的索倫部為自己征戰,簡直一舉兩得。

皇太極的目光從西轉移到北方,開始布置征服索倫三族。而這個時候,南邊的大明朝廷也發生了變化,此時崇禎皇帝已經登基一月有餘,隨著權利交接的穩固,崇禎皇帝也開始考慮處置魏忠賢一黨了,這時魏忠賢也感覺到了情況很是不妙。

崇禎皇帝登基後表現出了超過他年齡的沉穩,對魏忠賢並沒有馬上下手,而是在魏忠賢和其黨羽的試探下擺出一副繼續信任的姿態,以麻痹對手。

幾次試探下來,崇禎皇帝達到了目的,使得魏忠賢和閹黨放鬆了警惕。可就在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已暗中聯合朝廷非閹黨的文官集團成員開始了行動,他的目的很明確,沒有直接針對魏忠賢,而是先拿魏忠賢的左膀右臂下手,也就是崔呈秀和田爾耕。

對於錦衣衛,崇禎皇帝沒馬上拿下田爾耕,而是任命了靠得住的人擔任指揮同知,從而分了田爾耕的權利,同時也掌控了部分錦衣衛的職能。

接著,崇禎皇帝指示禦史楊維垣和通政史楊所修彈劾崔呈秀,這二楊本也是閹黨中人,但他們是後來投靠的閹黨,實際上卻一直暗中和東林黨等私下交往,換句話來說他們兩人是徹頭徹尾的牆頭草和二五仔。

由他們出麵而不是東林黨出麵彈劾,這能避免明麵上的黨爭,同時也挑起閹黨內部的爭鬥,這個辦法還是東林黨的文官私下給崇禎建議的。崇禎一聽下覺得這個辦法不錯,當即就同意了下來,讓人告訴二楊領頭彈劾,隻要彈劾成功,崇禎皇帝不會追究他們之前閹黨的身份,不僅無過還有功,未來必定重用。

有了皇帝的承諾,二楊頓時就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在九月十六日和九月十九日兩次朝會上公開彈劾崔呈秀,列舉了各項罪名。

彈劾之後,崔呈秀忐忑不安,向崇禎皇帝提出了回家守製的要求,原本這種反應是官員彈劾後最正常不過的程序,一般表示避嫌態度罷了。可沒想崇禎皇帝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絲毫不做挽留,直接就答應了崔呈秀的請求,這一下把崔呈秀給打懵了,一下子就成朝廷大員成了沒有官職的普通人,丟掉了所有職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