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興學之議(1 / 2)

就在劉三吾等人奉命離京、京中開始準備第二次專為招募北上教諭的恩科時,此時的西安城,正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夜校的開辦,可謂是在西安工人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這些工人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在工廠裡做工,竟然還有讀書認字的機會。

這個時代對於讀書識字的認知,畢竟還是仰視的。讀書認字就等於有能耐,讀書認字可以考科舉做官……即便做不了官,認得字的人走到哪兒都不會餓肚子:哪怕隻是給人代寫些書信,甚至是賣賣字,都足以養家糊口。

因此,對這夜校,工人們亦是十分踴躍。

即便覺得自己學不會這高深學問的,也都想儘辦法,把自家的半大小子給塞了進來。讀書啊!這是多好的機會!

太上皇體恤我們這些人是個睜眼瞎,給咱們這些苦哈哈辦學堂,這是多大的恩德!

家裡有人能讀書識字,說不定日後,就有人能當了官人……即便不能,仍在廠裡做活,能識字的大師傅,那待遇也比大字不識的他們好的太多了!

他們的願望其實很樸素,隻是為了能過,日子能夠過的好些,若是祖墳冒青煙,或許還能一步登天,成為官宦之家……就隻是因為這樣勢利的期望。

“雄英,你要記住。因勢利導,沒什麼不好的。”

“即便日後當真開啟了民智,人人皆識文斷字,人人皆有書讀……真正懂得天下大義者,又有幾人?”

“許多人,其實仍舊是不知義,仍舊是不懂禮。很多人仍舊會貪,仍舊會小肚雞腸,仍舊會自私自利……但隻要懂得大義的人能多出來幾百個,幾千個,就會有更多的人為這個天下的正道站出來,這個天下自然就會越來越好。”朱肅道。

今日,卻是朱雄英來尋朱肅為他解答一些心中疑惑。而今作為太子的朱雄英,手下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一套人手的。

這些太子府儒生,大多也是有學之士,此次隨架,大多也是用以教授太子朱雄英儒學,並隨時解答太子疑惑的。這些人中,也有人心中還念著那一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對於老朱和朱肅在這西安開設夜校一事,心下深為排斥。

開啟民智,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他們暗中影響朱雄英,希望使朱雄英能成為排斥開啟民智計劃之太子。朱雄英當然不會被他們蠱惑,轉頭就將這件事告知了老朱。

老朱的手段可比朱標酷烈多了,這些搖唇鼓舌,試圖影響老朱好大孫的儒生,如今已經全家遭遇了發配,被送到偏遠的北疆由徐家接手了。

朱雄英行事果決,甚有其祖風範。但畢竟年紀尚輕,對於那些儒生提出來的“這些人心中隻想富貴,朝廷花費國帑教他們讀書沒有意義”這個觀點,還是多少聽進去了些許。

除卻祖父朱元璋,他素來與朱肅最為親近,而朱肅頭上又頂著一個新學創始者的大儒名頭,此時便過來問。

“再說‘隻想富貴’,天下讀書人,又有幾個心中沒有想著富貴?你日後是要做皇帝的人,更是切切不能被那些讀書人大義凜然的模樣騙倒。”

“宋朝皇帝的勸學詩裡都寫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

“若書生們不是因為這些東西而讀書,那皇帝何必這般勸學?”

朱雄英低頭想了一陣,隨後抬起頭來:“五叔,若是這樣,莫非天下就沒有真正為國為民而讀書的人嗎?”

朱肅沉默了一下,而後道:“有,這樣的人若能始終不忘初心,往往就會成為華夏脊梁的一部分……”

“但作為管理者,不能以這樣的偏來概全,我們需要的是結果。他們的出發點與我們無涉,我們需要的,隻是整個華夏,能出現更多的能人,無論他們是為了錢財,還是為了大義。”

“李太白詩曰,‘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若是當了皇帝,莫非都要用完人聖人治國不成?天下幾百幾千年才出一個聖人。做為上位者,甭管底下是不是完人,物儘其用,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朱雄英又想了一陣,終是眼神清澈的點了點頭。朱肅笑道:“當然,我們這一次開啟民智,也是要把德放在才前。德才兼備,德在才先,這樣的人才會更好的為這家國天下儘力。”

“趁著開啟民智,我們正巧能給儒家繼續引入新鮮的血液,掃除儒家發展至今的一些苛疾。比如……彆看儒家一直講究綱常,似乎把君父放在了最緊要的位置,可實際上,儒士更在乎師徒傳承,更講究知恩圖報。結果就是形成了一堆朋黨,彼此門戶之見,新舊之彆,鬥得不亦樂乎,什麼家國天下,都是內鬥的工具罷了。”

“這一次,按照父皇他老人家的主意,派了不少武人過來,我看就是個好機會……我們可以把曆史部分,抽離出來,編寫成教材,然後由這些武人專門負責,對這些來自於百姓之中的學員們宣講……”

“學史,正人心,開智慧,明是非,辨對錯,我們要把德行培養的這一塊,收歸朝廷。在教育當中,要多提倡忠,忠於君父,忠於大明,忠於百姓,要嚴厲批評門戶之見,要防止師生門徒抱團,要真正讓這次的開啟民智之策,麵向天下,為華夏培養才俊!”

“哈哈,說的好!”外間,卻是老朱轉了進來,也不知蹲在牆角偷聽了多久。

朱雄英和朱肅見他進來,忙站起身來,向他行禮問候。老朱擺了擺手,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禮。”說著轉向朱雄英,道:“你心中有疑惑,知道去問你五叔,這很好,咱很欣慰。”

“孫兒所思過於稚嫩,幸有皇祖父和五叔時時提點。”朱雄英十分謙卑。

<b

r>????老朱點了點頭,對這個好大孫更加滿意。隨後轉頭對朱肅道:“應天那邊,對北方士子的恩科已經開始了。”

“這一次主考的是茹瑺……這個老狐狸是個聰明的,必然能好生安撫住那些士子。”

“嗯。”朱肅點了點頭,和朱雄英一起左右伴著老朱,坐了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