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再添虎將(2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6061 字 9個月前

“正是如此!”趙禮拍了一下大腿說道,“黎民百姓們眼睜睜看著華夏四分五裂幾百年,各國互相攻伐之間,糧食都被用去打仗,鐵器都被征收了鑄造兵器,就連莊稼也不知道哪天就被戰火給毀了,這種日子哪有盼頭!”

楊林接著道:“在這沒盼頭的日子裡,百姓們更希望早點結束這無休止的紛爭與戰火,還世間一個安靜寧和,家家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

“所以說啊,外甥你帶人除掉夕獸,為百姓消災解憂,大家就如同看到了那一絲曙光。”趙禮說道,“其實身為哪國人並不重要,大家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即便換了國籍,也無非是換了個收稅的主子,但如果遇上一個賢明的君主,百姓也樂不得的跟隨他。”

最近一段時間,嬴政與底層百姓的接觸並不多,並不清楚他們的真實想法。

而即便是走訪秦國的百姓,也獲得不了什麼有用的信息,因為他們的自信已經建立起來,隻會希望借助強大的朝堂實力來建功立業。

往往最能體現實際的,反而是眼前的他國的百姓,他們對秦國,對自己的看法,才是最為客觀,最為貼切的。

讓嬴政沒想到的是,本來自己認為是分內之事的除夕行動,卻在民間形成了如此深遠的影響,大有萬民歸心的趨勢。

這小小村落,從村長楊林到那些老幼婦孺,他們的言行都沒必要摻雜任何做作與虛假。

並且,類似他們想法的地方,普天下絕非這一處,大有星火遍布的苗頭。

打下幾個城池,不難,難的是讓城中的百姓全部歸順。

一統天下,也不難,隻要拳頭夠硬,腰包足夠充裕,而難的是讓天下的黎民萬眾歸心。

嬴政心中這般想著,嘴上笑了笑,又敬了杯酒,然後說道:“實不相瞞,我承襲了先祖開辟的盛世,的確有天下歸一的雄心,還百姓太平的壯誌,隻是這些年裡,一直在籌劃和積蓄實力。”

楊林眼中放光道:“那可是百姓之福,該當如此,該當如此。”

趙禮已經是淚眼朦朧,拉著嬴政的手說道:“外甥啊,舅父我這把年紀,也經曆了人生的起落,雖說已經看淡了生死富貴,但也總會想起年少時的夢想,一直也盼著世間能夠有這麼一個人突然出現,來拯救蒼生。”

從他的眼神中就看得出,趙禮從一個王室貴胄子弟,淪落到如今偏居山林的獵戶,其內心深處還是有或多或少的不甘心。

嬴政又問道:“那麼假如我起兵攻趙,直到將其覆滅為止,你們會是什麼樣的想法?”

楊槐想了想說道:“我們畢竟生在趙國,基本的忠義還是要有的,如果秦軍打來,我們既不會奮起抵抗,也不會暗中牽絆。如果趙國步了韓廷的後塵,我想我不會有什麼怨念,相信大多數的趙國百姓,都會這麼想吧。”

“其實兩國之間的戰爭,都是朝堂之間的對抗,普通的百姓想摻和也使不上力。”趙禮說道,“問題還真就在於一旦亡國,百姓能不能接受接下來的命運,這也取決於你對百姓的態度。”

嬴政將自己的酒杯滿上,端起來說道:“借著這杯酒,我嬴政在此向二位前輩許下個誓言,如果哪一天攻占了邯鄲,亡了趙國,絕不會濫殺百姓,也不會允許任何秦國的軍民搶占趙國百姓的人丁、家產,定然對降民一視同仁,絕不另眼相看。”

說罷,嬴政仰頭,一飲而儘。

“哈哈,好!我老哥倆也陪你一杯。”楊林舉起杯,與趙禮一起喝乾了。

一旁的趙佗、楊槐小哥倆也端起杯,連同索林一起喝了。

楊林說道:“男子漢大丈夫,當如秦王般頂天立地。你研究趙國的時候,我們參與不了,但你要是攻打彆的國家,我這小小的山村,也高低幫幫場子。”

趙禮也說道:“就是就是,雖說咱年歲大了,可做些箭羽,送些野味還是能辦到。”

嬴政哈哈一笑道:“二老要是有心,眼下就能幫我。”

“眼下?”楊林道,“怎麼幫?”

嬴政指了指趙佗和楊槐,說道:“二位雖說上了些年歲,可兩個兄弟卻正值年少,正是建功立業的光景。如果二老信得過我,就將他倆交到我的手上,日後也為江山社稷多出一份力。”

趙禮沒言語什麼,楊林琢磨了一下說道:“這兩個小子雖說有些本事,但還沒到行冠禮的年紀,又常年呆在深山裡,不通人情世故,隻怕難蹬大雅。”

“楊叔叔這是哪裡話。”嬴政道,“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更何況我需要的不是衝鋒陷陣的兵卒,而是智勇雙全的戰將,讓他們跟在我身邊,我會竭力培養他們成才,等其羽翼豐滿之時,才能讓他們展露頭角。”

趙禮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說道:“話是這麼說,隻不過我們兩個老頭子,已經是土塊埋到脖子的人了,身邊總要有個人來養老送終。這樣吧,這兩個小子,你隨便挑一個,給我們留下一個,等到我倆這老骨頭歸西了,你再把那個叫去。”

嬴政知道他說的不無道理,於是看向兩個小兄弟,問道:“你們誰想跟著我回秦國?”

其實都不用問,無論從個人的關係,還是年齡次序來說,都是趙佗更合適。

趙佗看了看楊槐,遞了個眼神,然後對嬴政說道:“表哥,我跟你去!”

“好,就這麼定了。”嬴政哈哈大笑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