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走了一天,才出了殽山。出征陶邑時大軍的營地還在。隻不過出征時是初冬,現在已是初夏了。大家就在營地裡露宿了一夜,第二天進了陝縣。陶丞很貼心地讓過去陝縣的刑徒,現在陶守的親營就地解散,各自回家看望。陝縣縣令設宴招待了陶邑的官員及五大夫一行。陶尉在半年前出發時還是大夫領陝尉,半年後就升為官大夫領陶尉了,比自己還要高半級,縣令故意做出羨慕嫉妒恨的樣子,引得陶尉十分高興。
貨物到了陝縣,陝縣令清點了貨物清單,通報入鹹陽。第二天,相府傳來教令,全部貨物運往鹹陽,告成於秦王。
陶邑是穰侯的封地,又是秦的飛地,陶的告成與南陽等大不相同。按照教令,押送的軍隊旌旗招展,陣容整齊,把五十乘輜車護在當中(這也是為什麼頭一天陶丞放陝縣的刑徒們回家的原因之一,他們走不出這種效果!)
一車車貢品再次被裝上船。五隻小船各十人在前麵開道,五隻小船各十人在後麵壓陣,十艘大船滿載貢品和民夫,由秦人搖著槳劃著,夾在中間。其他人護著基本清空的輜車往鹹陽進發。大約黃昏時,車船都到了渭河津口。在相府的參與下,早在渡口附近騰出一間兩進的院落用來暫時停放貨物。眾人休息一夜,第二天向秦王獻貢。
第二天,五大夫早早起來,帶著陶丞和陶尉一起入朝。他們作為外臣沒有上朝的資格,隻能守在宮門外聽召。主持親營的公大夫則在臨時住所指揮裝車、運輸、列陣等一係列具體工作。
五大夫入朝後,先見到魏冉,立即向他報告,陶丞和陶尉都已經在宮門外等候;陶邑上貢的物品馬上裝車運到。魏冉表示了自己的感謝。
上朝後,魏冉把陶邑晉貢的事當作一件重要的事說了。秦王也表示了首肯。
在議論了一些日常工作後,宣布散朝。隨後侍郎來報,陶的貢物已至宮外。秦王命太子代自己去清點貨物,擇好的送幾樣到太後的甘泉宮中;由於這是穰侯封地的晉貢,其他的就都送到相府交給穰侯收管。魏冉謝過秦王。秦王就帶著魏冉和羋戎先行去了甘泉宮,太子和涇陽君、高陵君到章台宮前清點貨物。
秦王等三人進了甘泉宮,早有人通報進去。太後傳令,三人就到後殿參見。於是三人一路穿過一道側門,進入後殿。早有女官迎在階前,引入房中。
太後就在屏風前的一張席子上,倚著小案,半坐半臥。見三人進來,也不起身,隻懶懶地對三人道:“婦老矣,憊懶無賴,歲歲見下矣,恐命不久也。”
魏冉道:“臣前所進魏醜夫,其堪用否?”
太後聽到魏醜夫的名字,臉上倒顯出笑容來,道:“是兒誠可玩也。汝從何而得?”
魏冉道:“是臣多方留意,方才覓得。”
太後道:“誠儘心矣!若非議大事,倒應呼醜夫出!”然後一揮手,四周侍候的女官都退出門去,把門也關緊了。
太後道:“趙使之事,吾思之再三,誠恐有詐!未知爾等所議。”
魏冉道:“典客府行人再三查驗,未見其詐。”
太後道:“縱使臣無詐,寧使命無詐乎?趙得吾地,不歸濟東三城,奈何?”
魏冉道:“趙若背信,秦必伐之!”
太後道:“若地近於秦,猶可伐也。今遠在千裡之外,伐之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