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道:“呈來!”
異人進來,把一束竹簡放在秦王案上,然後退出。
秦王驗封印,打開竹簡,裡麵簡述了昨天的主要政務,其中道:“韓聞王勝於長平,儘降趙眾,獻垣雍以賀。”最後道:“關中刑徒五萬,十月望日啟,將至蒲阪。”
秦王道:“鹹陽諸五大夫,儘在長平、河東。孰願領之?”
白起道:“或太原,或邯鄲,王但擇一地,臣願領兵克服之!”
秦王道:“君其勞苦,況初喪子。願歸鹹陽暫歇!寡人意分兵太原、邯鄲,不求戰勝,但得山川形勢,進退門戶,一一指畫於心,其可也。至春而歸,複儘農畝。”
剩下三人王齕、司馬靳、王陵皆表示願往。
秦王道:“眾卿風塵經歲,又複勞頓,寡人不安。”
三人皆道:“誠當效也!”
秦王道:“齕與靳卿歸蒲阪,各引二萬,分掠太原、邯鄲;綰卿引一萬,築通上黨。陵卿歸長平,儘遣其軍,好書功績。寡人不日即返鹹陽,有蒙卿在長平,願攜歸。”
皮綰道:“蒙卿現參北地軍,與尉冰善,頗建功。”
秦王道:“上郡、北地二尉,共並勞苦,願為寡人召而勞之。”
眾人應喏。
忽地,門外異人又報道:“長平有急軍報!”
眾人麵色皆是一變。秦王道:“且召入!”
異人打開門,一名軍使匆匆而入,執節符禮道:“庶奉冰尉令,報於武安君及諸將,哨得,上黨西北、東北皆有大塵土起,恐太原、邯鄲趙軍來援!”
白起問道:“距離幾何?”
軍使道:“哨出三十裡,猶未得見,當在五十裡外。”
白起問道:“汝何時出營?”
軍使道:“庶於夜半而出。”
白起道:“冰尉何令?”
軍使道:“未之聞也。”
白起揮手讓軍使退下,然後對秦王道:“臣等願急返長平,以擊趙軍!”
秦王看了看眾人,問道:“諸卿之意何如?”
王齕道:“彼所援者,乃長平之軍。今長平之軍已破,彼無能為也。”
白起道:“俟其不備而擊之,破之必也。”
皮綰道:“吾軍雖勝,其實七八傷病,且多疲憊。賈餘勇而擊之,必不能當。臣意,若示之長平趙軍儘歿,彼必退也。”
白起道:“若於上黨一戰而克二軍,得勿善乎!”
司馬靳道:“若以劍士出戰,一一而擊之,必得大勝。”
衛尉道:“不明敵情,不通地勢,而欲以僥幸,豈將之所為耶!”
秦王道:“善矣,衛尉之所言也!必也通彼己之變,乃曰勝也。寡人之意,齕、陵二卿歸長平,靳、綰二卿入蒲阪,各相機而行。武安君其助寡人歸鹹陽。”
眾人應喏而去。王齕、王陵將回長平,他們略事休息,由劍士的公乘安排了一乘車,並由一百劍士騎馬護衛,就匆匆起程了。司馬靳、皮綰準備往蒲阪,他們被安排在一座宅院內休息,等明天再出發。而宗正、衛尉則拉著白起,到城府的另一間房間裡商議返回鹹陽的事宜。
入夜,長平複來軍報,太原援軍五萬,邯鄲援軍十五萬,距離上黨隻有一天路程。除調集兵力準備迎戰外,已遣放趙軍中弱小者二百四十名歸趙。
秦王問道:“左庶長及五大夫至耶,否耶?”
軍使回答道:“未知也。”
秦王再問道:“其令者誰?”
軍使回答道:“北地尉!”
王齕和王陵於夜間到達高都城外。從高都派軍使通報李冰等人,自己已經回來。李冰立即將王齕的親營派來,護送二人到達穀口營中。李冰、尉摎、南郡尉和蒙驁皆來穀口營中相會。蒙驁向王齕介紹了今天的軍況:在得到有大軍來襲的消息後,即派三千人分彆占領了長子、屯留和路城。這三座城池目前沒有邑民,但有秦卒,所以守備並不完善。同時放走了年少的趙軍士卒,令其歸趙。趙軍哨探與我軍哨探接觸後,大軍沒有繼續前進,就在銅鍉、黎城周圍的山穀中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