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一人道:“長平趙失四十萬眾,今猶得四十萬,得勿欺乎?”
剛才那人就一再質疑過虞卿,虞卿見又是他,隻簡單地回道:“非欺也!”
蘇厲接口道:“眾卿或有不便,不言可也,必勿欺也!”
三人皆道:“不敢欺也!”
蘇厲道:“趙之所欲何也?”
虞卿道:“乃在勿獻城而得與秦媾也。”
蘇厲道:“吾適拜趙平原君,誠然斯言也!其魏將何如?”
虞卿道:“魏得十年生養,得練卒二三十萬,雖未足與秦戰也,亦可為強援也!”
蘇厲又轉向對麵中間的人,禮道:“上黨一戰,秦趙相爭,秦勝而未疲,趙敗而力未屈,先生將何策?”
那人道:“韓王獻上黨於秦,臣複獻之於趙,欲令秦趙兩敗俱傷,而天下獲其利也。然戰事雖起,而秦趙皆無所傷,韓地偏小,無能為也。惟所惑者,何四十萬交兵,竟無所傷!”發言之人,竟是一手挑起長平之戰的韓大夫馮亭。
蘇厲道:“大夫所惑,願芒卿解之!”
坐於席末的那人道:“長平雖亡四十萬,趙人不過半數,其半者,上黨韓人也。趙人中,邯鄲精銳十萬人!秦者……,兵才十餘萬,而關中士卒不過二三萬,餘者皆自邊郡也。”其人竟是芒卯之子芒辰。
馮亭道:“芒卿何以知之?”
芒辰道:“春申君舉全楚之力,訪之三月,乃得其情。”
見芒辰說出春申君的名頭,大家都不再說話。要說這裡還有哪個諸侯可以和秦國扳扳腕子,那也隻有楚國了。所以楚國調查得到的情報,彆人沒有特彆理由是無法質疑的。聽說秦人隻以十餘萬就全殲了趙軍四十餘萬,在座眾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馮亭有些動氣道:“秦人十餘萬,而趙人四十餘萬,何秦之強,而趙之弱也?”
芒辰道:“聞言,長平地狹,兵雖多,無能為也,徒耗糧草耳!”
虞卿麵色鐵青,一言不發。長平之戰時他就在趙國,自然知道長平戰事。當趙王將一支支部隊調往長平時,他當時也曾為趙王的決斷暗暗叫好,滿心想著要給秦人一個厲害瞧瞧,誰知卻成了一個笑話!隻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兵力雄厚怎麼還成了致敗之由呢!但長平之敗的根本原因在於糧草不足,這他是知道的。
虞卿不好意思問,芒辰也沒有解釋,仍然往下說道:“春申君願拜諸王,若欲抗秦,楚必助之。或出兵境外,或出郢都,一仍王命!”
芒辰的這番表態,令大家都很振奮。蘇厲道:“臣夜來見平原君,彼猶豫未定,深恐背秦意,而未之敵也。彼再三問詢,虞卿所言,果信陵君之意否?邯鄲被兵,信陵君能相救否?臣觀但得信陵君之助,彼即與秦絕,而況楚乎!旦日臣願再見平原君,薦芒卿於君上可也!”
當下,蘇厲也介紹了自己與平原君會麵的情況,通報了去年秦軍經洛陽撤軍的部隊情況:雖然傷殘者眾多,但情緒高昂,顯然不是久戰疲兵的精神狀態。虞卿也介紹道,自己當時躲在一條小船上,全程觀看了秦軍過河時的情景,秩序井然,行列整齊,並非敗軍之相。
三個人剛才在院中時雖然已經議論了不少,但由於各懷戒懼,未能儘言所知,隻在相互試探。現在有了蘇厲的居中調和,加上之前的試探,各人逐漸放下戒心,相互交換著自己掌握的消息,甚至主動詢問自己不知道的情報,竟夜不眠。
天亮後,蘇厲帶著芒辰再次拜見平原君。
平原君見蘇厲去而複返,知道必有大事,急忙迎出相請。蘇厲以各緩的聲音小聲介紹道:“是乃芒氏公子辰,其父久在大梁……”平原君立即就明白了,連忙將二人請入堂上,並令隨從離開。
見禮入坐,平原君問道:“自華陽之後,未知尊父之所之也,如龍翔九天,莫測其跡!”
芒辰隻是粗略地道:“家父避罪於楚,蒙春申君不棄,暫居於陳。”
平原君道:“春申君相楚五年,而尊父無跡十餘年……”
芒辰打斷道:“但伏於草莽之間耳!”
平原君知道芒辰不願詳談,道:“公子此來,必有以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