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黃城(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801 字 7個月前

軍曹道:“趙軍初出,首攻黃城,其將必厚其賞罰,擇其精壯,儘銳而攻之。汾城小,無所容兵,攻之必克!”

王齕道:“誠若是,如之奈何?”

軍曹道:“拊其背而擊之,彼必入於河也。”

王齕道:“善!臣但思其守,未及其攻,是以為難。若轉守為攻,破敵必也。”

軍曹道:“昔穰侯之用兵也,必以堂黨之陣,衝而擊之,非其急,必不肯築壘而守也。”

次日,王齕即令繁陽四萬秦卒,北上棘蒲,準備擊破楚軍,再回軍戰趙軍。同時命駐守黎城的秦軍一萬人北上繁陽。

繁陽距離棘蒲不太遠,也就七八十裡路。沿途還有些民居可以宿營。走兩天也就到了。隻是河汊內的道路十分狹窄,四萬士卒無法同時前進,隻能先走一萬,再走一萬。

繁陽秦軍北上棘蒲時,趙軍已經渡過漳水,向洹水而來。到達洹水岸邊時,趙軍與魏寧新中取得聯絡,要求從寧新中附近過河,並請魏供應糧草。外交交涉花了幾天時間,趙軍渡過洹水,在寧新中附近紮營,接受魏國的糧草補給,讓士兵吃幾天飽飯。

這一帶,廉頗並不陌生,幾年前他曾帶兵渡過洹水,攻下了寧新中旁邊的防陵、安陽兩處小城。但為了取得魏國的援軍,趙國連鄴城都放棄了,更不要說防陵、安陽了。根據趙、魏達成的協議,漳水以南的趙城全都歸魏國所有,包括趙國在河汊部的幾個小城。——當然,那些城池也都是從魏國和齊國攻占的,算不得趙國的根本。

就在廉頗於寧新中城外整頓軍隊,恢複戰力之時,邯鄲派出軍使急報:冠氏的楚軍遭到秦軍偷襲,損失慘重!楚軍主將景陽通知趙王,楚軍已經無力再戰,好在邯鄲已經解圍,他將回報春申君,立即撤軍回國。

廉頗問道:“楚使何時入邯鄲?”

軍使報告說:“庶等於途隻一日,或昨夜、今晨至。”

廉頗又問道:“楚使其言楚軍何日遇襲,楚軍現在何處?”

軍使道:“未得其命!”

廉頗自然知道,軍使隻是奉命傳話,他們自己其實也什麼都不知道。但這些事情如果不搞清楚,他下一步要怎麼辦呢?沒有了楚軍的支援,僅憑趙軍能夠打敗秦軍嗎?要是行的話,還能讓秦軍在邯鄲城下肆虐一年?

現在廉頗隻有兩種選擇:退回長城據守,或者獨自攻擊秦軍。目前來看,秦軍已經北上冠氏,冠氏距此三百裡,算路程,大約秦軍也就剛擊敗楚軍不久。如果自己能趕在秦軍回軍之前突襲秦軍的話,倒也不是沒有機會!

他立即招來各萬人將,向大家宣布,明天開始,向黃城發起進攻。

廉頗的營地距離黃城也就一天路程,廉頗提前為各軍指示了進軍路線,和安營的位置。各萬人將領命後,也分彆向自己的部將下達行軍指令。各營派出巡哨,事先打探道路。

次日早餐後,各軍依據指令,依次進軍。一時旌旗招展,煙塵滾滾,遮天蔽日,十萬大軍向黃城而來。

在寧新中停留的這幾天,十萬大軍,每天光糧食就要供應一萬石,其餘物資不計其數。雖然大軍沒有進城,但也時不時有軍士進城來耍酷撒瘋,鬨得城內的集市很不安寧。至於搶劫、強奸等事,也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幾起。鬨得周圍的邑民紛紛避難。現在趙軍離開,寧新中守不由得長出一口氣:終於把這群瘟神給送走了!看著大軍過後留下的一片狼藉,寧守也十分無奈,邯鄲大戰時,這裡都沒有遭受如此嚴重的破壞,不知道什麼時刻才能複歸安寧!

黃城大約是一座三裡大小的小城,城周圍大約有邑民約五千戶。早在趙軍有來犯跡象時,守衛黃城(秦人誤叫汾城)的守將是一名公乘,他在得到守備作戰的命令後,就把周圍的邑民和糧草都撤入城中。整整十來天,城市裡垃圾遍地,臭氣熏天。前幾天下了雨,街道上汙水橫流,遍布著深淺不一的水坑。公乘把周圍的石頭、草木,一切可以移動的,都清理一空,連門板都卸了。城外隻留下空空房舍,和幾乎還未出苗的作物。

這天,瞭望哨來報,有大批趙軍巡哨往這邊哨探。公乘上城觀望,約略數了數,巡哨總有好幾百起,知道要到達的趙軍人數不少。他立即下令守城軍民各就各位,準備作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