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無數的趙軍從天邊滾滾而來,連日頭都昏暗了下去。秦軍士卒和協助守城的精壯都上了城,望著卷地而來趙軍,那些邑民們臉都嚇變了色。公乘以滿不在乎的語氣道:“吾之城,兩麵環水,隻兩麵對敵。彼雖眾,無能為也!”看到公乘在城上來回走動,不斷聽到他的聲音,眾人的情緒才算稍稍安定一些。
整整一天,趙軍都在十裡之外的一大片空地上忙於安營,並未有任何進攻動作。趙軍甚至還在營前挖了一道壕溝,似乎有長期圍困的打算。
公乘觀察了趙軍的動向一整天,眼見天漸漸暗下去,守城的士卒已經換了好幾批,隻有他和一些親衛一直呆在城上。一天似乎就這樣平安過去了,公乘也感覺到饑餓和疲乏。他向守城的官員交待了幾句,也就下城回府,準備吃點東西,休息一陣子。
夜半時分,公乘睡得正熟,忽然有人來報,河上有劃水之聲,似乎有大批船隻在移動!公乘立即起來,登上城牆。果然北麵洹水岸邊似乎有陣陣水聲傳來,應該是船隻的劃水聲。北麵由於靠近河流,並非防禦重點,這一帶沒有安排多少人,隻留下少數警戒的。不過憑經驗,公乘感覺劃水的船隻有限,如果是來攻城,也最多是小部隊偷襲。為了謹慎起見,他還是命令調一百弓箭手上城,一個營留在營地,隨時待命準備出擊。民軍就暫時不必要驚動了,免得弄得人心惶惶。
弓箭手上城後,公乘聽得船隻並沒有在附近停下,而是繼續向東而去。公乘感到奇怪,這些船是要駛往哪裡?他望了望東邊,雖然看不太清,但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到,或者說感覺到河麵上架設的浮橋。公乘立即嚇出一身冷汗:趙軍是要偷襲浮橋嗎?他立即把那個待命的官大夫叫來,讓他帶領自己的營,加強以一百弓箭兵,立即前往浮橋方向,一定要保衛好浮橋。否則我們和河對岸的聯係就中斷了,成了一支孤軍。
官大夫知道厲害,立即集合起士兵,以及從彆的營臨時抽調來的一百弓箭兵,悄悄打開城東門,向浮橋方向而去。
良久,河邊出現火光,並傳來呐喊聲。公乘緊張地站在城牆上,希望能看到戰事的進展,但距離太遠,天又太黑,什麼也看不見,隻能憑借火光和呐喊聲聽到那邊有人作戰。
也不知過了多久,火光暗淡下去,呐喊聲也漸漸平息。不久,兩名軍使出現在城下,公乘下令將兩縋上來。軍使報告說,大夫至河邊,即遇趙軍舉火,欲衝浮橋;大夫命弓箭齊射,趙軍受阻。對岸的秦軍也衝出來。但他們離得遠,弓箭射不到,隻能衝到橋上射箭,不如這邊有力。趙軍強突了幾次,都沒有得手,隻得射出一批火箭後撤軍。由於橋麵潮濕,火箭的作用不大,火勢很快就被撲滅。目前,對岸守橋的部隊已經全部上橋,浮橋已經無礙。
公乘想了想,道:“趙軍一擊未得,恐整軍來來。浮橋事大,即命大夫暫守河邊,天明乃歸!”
軍使離去後不久,又來了兩名軍使,公乘一看,認得是王齕派來的,急忙縋上來。軍使道:“將軍命河東軍夜襲趙營,從大夫城下過,勿得疑懼。其退也,若趙軍躡之,可射趙軍。”
公乘道:“喏!”
軍使走後不久,公乘就發現遠處在黑影移動過來,到城邊分成兩支,各約五百人;繞過城池,向趙軍撲去。公乘趕快把城裡的弓箭兵都叫起來,除了去守橋的二百弓箭兵外,城內還有八百弓箭兵,皆令據於城上。少時,趙軍那邊響起了示警的鼓聲,隨後點起了火把。再往後,有幾個營的火把似乎開始向前移動出營。公乘知道趙軍出擊了,急忙令弓箭手上弦待命。那群火把出擊了三五裡,就轉身回去了。不多時,一群沒帶火把的黑影從城下經過,繞過城池,向河橋方向而去。公乘一直等到趙軍營中火把完全熄滅,才讓弓箭手回營休息。不久,天就亮了。
食時後,趙軍出營,大群士兵在盾牌的掩護下,衝到秦軍城下的壕溝前,倒土填溝。城上射下箭去,並無多少殺傷,隻起到乾擾的作用。公乘遂叫一批矛手埋伏在城門邊,當第二批趙軍衝過來填壕時,公乘突然打開城門,放下吊橋,長矛兵衝出。趙軍驚呼一聲,扔下土筐就往後退。長矛兵追出裡許,刺倒了若乾趙軍。公乘從城上望見趙軍出兵來接應,也就鳴金收兵。
這一天,雙方圍繞壕溝展開爭奪。雖然公乘機變百出,但畢竟趙軍勢大,雖然有些傷亡,但到天黑前,城前的壕溝還是被填上了多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