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爭嫡(1 / 2)

賈誼看著麵前的人,輕聲問道:“若是換做前朝時候,您覺著陳氏會等到這一步才提著長劍入宮麼?”

劉武陷入了沉思,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

若是換做在秦朝的時候,陳氏會等待這麼久才入宮麼?

不會的。

陳氏會在呂氏想要動手的時候、或者說有這個想法之前就直接入宮,入宮讓太後彆有這個想法,而且不會那麼簡單隨意的一句:“太後可記故秦舊事耶?”,他們會直接問道:“您想死麼?”

越思考,思緒越明朗。

劉武抬起頭看著賈誼:“原來,陳氏從大漢立國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準備麼?”

他歎息一聲,眼睛中閃過一抹不可思議的神色。

“我還以為,是從前段時日,他們才想著急流勇退呢。”

賈誼冷笑一聲:“那是因為在秦朝末年的時候,他們犧牲的年輕子弟太多了,所以他們害怕了!”

“陳氏不想要因為朝代的更替而犧牲自己,或許等到哪一日諸華諸夏被蠻夷侵略的時候,他們才會站出來吧?”

劉武撫掌大笑,他看著麵前的賈誼說道:“好。”

“先生為我分析利弊,讓本王眼前明朗。”

“隻是.....”

他猛地看向賈誼,臉上帶著冷酷之色:“單單憑借這些,我尚且不能打贏下來與儒家的合作,我想儒家應當是要本王看一看,你們的本事才行。”

“你們說到底,需要在朝堂上做出一些什麼事情,才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

“弱者,可是沒有資格跟本王談論什麼合作的。”

賈誼同樣微微一笑,臉上的笑容中帶著數不儘的自信:“王爺這就可以放心了,隻要王爺有這個意向,一個月內,儒家便會讓王爺看到我們的能力。”

儒家的能力,說實話在朝堂上也算是數一數二了。

除卻陳氏之外,沒有多少能夠壓製住儒家的。

即便是曾經綻放一時的“鹹陽學宮”一脈也不能夠與現在的儒家相提並論,或許是因為曾經的“鹹陽學宮”一脈歸屬於陳氏一脈,而現在秦朝覆滅之後,鹹陽學宮一脈就已經被迫從陳氏中剝離。

這也是為什麼鹹陽學宮如今的祭酒“荀既”帶著“孟尋”直接來到長安城的原因,他們想要尋求自身的進步,想要加入“陳氏”一脈的勢力當中。

荀既先前在驛館前的“表演”也多是讓此代陳氏能夠做主的人看見,看見他的“忠誠”,從而再次被大漢“政權”的正統性接納。

是的.....

此時的鹹陽學宮已經開始衰敗了。

因為他喪失了“正統性”。

在鹹陽學宮中讀書許多年,甚至不一定可以畢業,雖然可以學到真本事,但那又能夠如何呢?

學到了真本事,也不會被直接接納入朝堂中。

而他們的競爭對手“國子監”則是不同。

國子監較之鹹陽學宮有三勝。

一勝:門檻低,鹹陽學宮會篩選一部分精英學子進入學宮學習,而國子監則是許多人都能夠考的上的。

二勝:正統性。鹹陽學宮已然是上一個朝代“秦”的正統學宮了,即便鹹陽學宮早早的投誠,可那又如何?當權者還是會懷疑他們,懷疑從鹹陽學宮走出的學子到底忠誠於“誰”,而國子監則是高皇帝親自設立的。

這正統性無法媲美。

三勝:畢業率。

鹹陽學宮的“畢業率”簡直是感人,在學宮中苦讀十年,甚至不一定能夠得到學宮的承認。而且得到了承認也沒有什麼用,它的風光早已經不在,你不能夠憑借這個“認可”直接為官。

國子監的“畢業率”很簡單,隻要你能夠老老實實的念書,三五年的時間熬著、排隊也是能夠輪到你的。

且,隻要你得到了這個“認可”,你出來之後最次也是一個地方的“縣丞”,甚至運氣好的話可以被分配到“縣令”的位置,這直接就是一縣之主了。

在這樣的比較之下,國子監當然超越了鹹陽學宮許多。

所以,此時的賈誼才可以拍著胸脯做出這樣的保證,他拍著胸脯告訴劉武,他們一定能夠做出一定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劉武自然也是相信的,他隻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想要得到東西之後再去接納儒家而已。

儒家會答應下來,自然也是因為劉武的身份太合適了。

簡直是下一個“天子”。

出身庶子、長兄被天子說“不類己”、自己的母親很寵愛他、這一係列的條件下來,簡直是在劉武的身上寫了一個“皇太弟”的身份了。

..........

後元四年,秋。

長長的秋日襲來,席卷了整個長安城,無數金色的落葉掉落在地上,將地麵都鋪成了一層層的毯子。

朝堂上儒家十分老實,自從上一次和劉武談過話之後,他們就一直保持觀望,似乎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出手的機會。

後元四年,十月,末。

儒家終於準備動手了。

朝堂之上。

在儒家準備動手的時候,天子率先宣布了一個本應該早就“宣布”的消息。

“紙”。

他告訴了朝堂上的眾人,“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東西,又能夠給天下人提供怎麼樣子的便利。

天子隻是簡單的講了兩句,之後的內容全數都是交由身旁的中官講解的。

於是,一個神乎其神的東西落在了眾人的耳中。

劉恒坐在高台上,看著下方眾多臣子神色的變換,心中劃過一抹笑意。

因為這是在他為皇帝的時候被發明出來的,這是歸屬於他的政績之一!

日後隻要有人提起來這“紙”,隻要還有人使用“紙”,就必定是要想起來他這位皇帝!

他坐在皇位上,輕聲開口道:“諸卿,此物如何?”

“可稱得上是祥瑞之物?”

一時之間,無論是陳氏派係的人,還是準備大打出手的“儒家”之人,全都是沉默了。

此物若是還稱不上祥瑞之物,那還有什麼東西能夠稱得上是祥瑞呢?

如多米諾骨牌倒下一樣,一個個的臣子行禮,他們的聲音就幾乎要穿透整個長樂宮。

“大漢萬年——”

“陛下長樂無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