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誰敢給我陳氏教訓?(1 / 2)

衛青跪伏在地上,他不敢抬起頭看麵前這位大漢的天子。

他的出身不好,若是換做尋常時候,彆說當麵見到這位天子了,就算是見到大漢的官吏都是一件難事,他是性格最內斂的人。

“回稟陛下,民確有卻匈奴之能。”

衛青說完這句話後,便不再言語,隻是繼續跪伏在那裡。

而劉徹則是低下頭看著衛青,眉宇中帶著幾分的笑意,他不知道衛青是否有這樣的本事,但他知道,即便衛青沒有這樣的本事,他多少也是要看在衛子夫的麵子上給個機會的。

如今的匈奴雖然一直在狼居胥山附近居住,但卻並不老實。

探子等收到的線報表示,匈奴人一直在尋找重新回到草原上的辦法,但那廣闊無垠的草原一定要歸屬大漢。

如今的大漢害怕戰爭麼?

不,如今的大漢並不害怕戰爭。

有陳氏在的這個世界,與原本曆史的軌跡並不相同,哪怕看似主脈絡都是一樣的。

因為陳瞻、陳讚、陳得等人的存在,匈奴隻能夠在狼居胥山附近盤旋,而這樣一來,那廣闊無垠的北疆草原便是隸屬於大漢的了。

為什麼草原這麼重要?

因為草原關係到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兵種——騎兵。

騎兵需要什麼?

戰馬。

內陸雖然廣闊無垠,且十分適合培養陸地士卒,但卻並不適合養馬。

養馬是一個十分麻煩的活計,他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唯有最廣闊的草原以及那多變的氣候,才能夠養出最適合戰爭的馬。

這也是為什麼在原本的曆史中,匈奴人的騎兵是最強大的原因。

因為他們占據了北疆草原。

在劉徹看來,匈奴如今想要重新再來,不過是癡人說夢,也不過是蚍蜉撼樹。

但匈奴終究是一個問題。

他沉吟片刻後才看著衛青說道:“好,既然你如此說了,那麼朕便信你。”

劉徹背著身子,看著麵前懸掛著的堪輿圖,眉宇中帶著幾分的颯爽。

“朕封你為征北將軍,與威武大將軍韓德廣一同率兵,陳兵邊境,以應對匈奴。”

他說到這裡,回過身子:“且記住了,一切以韓德廣之令為首。”

衛青聽著劉徹的任命,低著頭,眸子中劃過一抹微不可查的歎氣,他能夠聽出來劉徹話裡麵的意思。

劉徹沒有相信他,隻是將他當成了一個借著自己姐姐的“裙帶”攀關係,想要在軍中謀個差事的小人罷了。

不過衛青並沒有傷心,因為他知道,事情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如今的他說一萬句話都不如他在戰場上真的做出“戰功”來的有用,於是他跪伏在地上,而後謝恩。

“臣,多謝陛下——”

..........

衛子夫宮中

“陛下,這......”

衛子夫的臉上帶著擔憂之色:“如此重擔,便交給了阿弟,若是阿弟他.....”

看著衛子夫溫柔體貼的樣子,又聽著衛子夫說道:“不然還是算了吧,陛下若是有心思用他,交給他一個閒差、或者讓他在軍中做一個馬前卒就好。”

“這征北將軍的位置是否有些過了?”

“是否會有礙陛下威名?”

將臉上帶著擔憂之色,一字一句都在擔心他的衛子夫攬在懷中,劉徹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的不羈:“不必擔心,不過是些許小事罷了。”

他眯著眼睛,感受著酒入喉腸的舒服:“再者說了,匈奴人雖然有異動,但卻不一定會發動進攻。”

“而這一次的主將其實是韓德廣,我讓衛青過去,不過是謀一個軍功而已。”

劉徹的手指在桌子上叩擊著,眉宇中帶著幾分的灑脫。

“韓德廣乃是當年淮陰侯之子,這等小事還是可以應付得來的。”

“等到衛青跟著韓德廣混一些軍功出來,便是可以順理成章的接管這軍都尉的位置了。”

他的眼裡滿滿的都是算計,隻是一直被他攬著的衛子夫沒有看到。

衛子夫隻是聽到劉徹的解釋便鬆了口氣,不用她阿弟親自去征戰就好,她其實也不知道衛青有多少本事,隻是知道衛青喜好兵書罷了。

感受著懷中人的溫柔,劉徹的嘴角笑的更開心了。

任用衛青隻是因為衛子夫是他的後宮麼?

不單單是如此。

如今的軍中,絕大多數的事務都由周亞夫這個賊子掌控著,而周亞夫代表的是當初跟隨高皇帝一同謀逆的那一批人,或者說,是如今大漢的那些“高門顯貴”。

劉徹從一開始就明白,在他這個位置上,要如何才能夠將這個位置坐安穩?

答案隻有一個。

那就是掌控軍權!

唯有將軍權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裡,才能夠在軍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一個足夠龐大的“政權”。

他的情況尚好,因為由先皇設立了“中樞丞”,而中樞府令的位置一直是由皇帝身邊的宦官所擔任,皇帝可以憑借一個有本事的中樞府令,將屬於丞相的一部分權利給掠奪到手中。

這一部分已經足夠如今的天子消化了。

於是,天子便將目光放到了“軍權”之上,他要削弱周亞夫手中的權力!

士卒怎麼能夠隻認軍令而不認皇令?

那到時候周亞夫若是要造反,這些人豈不是也要跟著造反?

是的。

曆史中的那件事情依舊發生了,當皇帝前往細柳營中想要看一看的時候,依舊是被門口的士卒攔住了腳步,哪怕是表明了皇帝的身份也依舊沒有能夠進去。

當周亞夫出來的時候,站在車輦上的劉徹隻覺著渾身上下都是發冷的,哪怕那一日是一個難得的豔陽天。

隻是當周亞夫決定要處罰那個士卒的時候,劉徹卻攔住了,並且為那個士卒求情,說他沒有任何的過錯,這便是軍營!

而事實上,劉徹也的確覺著那個士卒沒有錯,反而在心裡感激那個士卒。

因為那個士卒讓他看清了一些事情。

沒有今日的衛青,也會有王青、陳青、劉青、隻要皇帝想要收回彆人手中的權力,那麼便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

.........

宮中依舊是歌舞升平,而此時莫斯以及巴爾紮西這兩個人卻是在長安城中十分忙碌的奔走著,他們的動作落在長安城中的高門顯貴眼中顯得十分“紮眼”。

畢竟兩個蠻子一直拜訪高官,這怎麼說也不是什麼可以忽視的小事。

於是,一個消息在所有人的耳中口口相傳,他們都明白一件事情,大漢與匈奴之間的和平,恐怕要到此為止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