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繼任者(1 / 2)

司馬懿低著頭站在床榻前麵,臉上的神色中全然是恭敬與謙卑之色。

“陛下乃天子之軀,萬聖之身,何出此言?”

“定然能長歲萬年。”

曹丕隻是笑了笑,身體隨著他的笑聲而顫抖,他慢慢的在身邊人的攙扶下坐了起來,而後依靠在軟墊上。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眼睛一直死死的盯著麵前的司馬懿。

他開始後悔了。

後悔當年為了想要儘快稱帝而給了世家們太大、太多的權力,而如今,整個魏國除卻不怎麼管事的“陳英”之外,司馬氏的權力已經膨脹到了某種不可言說的程度。

就算是他這位天子都要忌憚三分的地步。

這一切都是他促成的。

而在這些年裡,他也逐漸明白了陳氏到底想要做什麼——甚至明白了當初他父親臨終前告訴他的話,那句“不必擔心朱樓、不必擔心陳氏”到底是什麼意思。

曹操臨終前所說的不必擔心朱樓是因為,陳朱樓已經死了,已經徹底的“死了”,活著的隻剩下一個想要挽救天下蒼生的“祖天師”。

祖天師不會宣告自己陳氏的身份。

而陳氏在中原內亂、但卻又在某種程度上穩定的情況下,不會插手中原的事務。

漸漸的,曹丕成為了天子之後,才明白過來為何這麼多年間,陳氏能夠一直被“天子”所信任,也明白了陳氏為何可以一直傳承至今。

陳氏就像是中原華夏大地、九州天下的守護者。

也像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踐行者”。

陳氏和陳氏子弟是兩個概念。

曹丕坐在那裡,或許是人在臨死之前都會想許多的緣故,他的思維發散的很遠。

他這些年翻遍史書,終於得出了這個結論。

隻要九州大地不出現“災難”,比如蠻夷入侵、比如天災人禍、比如有奸佞禍亂朝綱導致天下動蕩,那麼“陳氏”這個整體就不會出動。

縱觀曆史,陳氏迄今五百餘年,以“陳氏”整體而行動的次數屈指可數。

“驅逐匈奴,封狼居胥”是其一。

“以我之軀,散布天下,護國安民”是其一。

“撥亂反正,鎮壓諸王”是其一。

“鏟除奸佞,清君之側”是其一。

“號令群雄,鎮壓西域”是其一。

五百年的歲月長河中,陳氏整體的行動隻有這幾件事情。

無一例外,全都是威脅到了華夏大地安危、動蕩波及天下的時候,陳氏才會出現。

至於其他“內亂爭鬥”的時候?

秦楚漢爭霸的時候,陳氏不曾出現,出現的隻是陳氏的子弟“陳簪纓”。

王莽篡政的時候,陳氏不曾出現,出現的隻是陳氏的子弟“陳衝”。

當年十常侍亂政的時候“陳氏”出現了,而等到天下割裂、諸侯開始紛爭的時候,“陳氏”再次消失,轉而出現的是“陳朱樓”,或者說是“祖天師”。

曹丕閉上眼睛。

隨著年歲的增長與手中權力的變大,他慢慢的理解了陳氏。

“陳氏”是一個世家。

但陳氏子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的選擇,有自己想要踐行的路,他們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陳氏子弟中,有“陳英”在魏國,有“陳漢”在大漢,有“祖天師”在大虞。

所以,陳氏子弟中,有“陳林安”在墨家,身為工匠,兢兢業業的創造利國利民的事務,除卻“鍛鐵法”這種涉及到武器之外的所有“先進農具”“工具”全都無償的分享給世人。

所以,陳氏子弟中,有“陳一”拜入扁鵲門下,身為當代扁鵲,放棄了自己的“姓與名”,放棄了自己的世家子弟身份,行走天下,足跡遍布九州大地,為百姓們治病。

所以,陳氏子弟中,有“陳山河”,不顧天下動蕩,遊走三國,為九州大地修建了許多的水利工程,讓這片大地上的百姓們可以少受到一些影響。

陳氏是聰慧的,陳氏的子弟們也同樣是聰慧的。

除卻家國天下、亡族滅種的大事之外,他們都不會使用“陳氏”的名頭——哪怕外界的人實則以為他們在用也是一樣。

他們用自己的姓與名,踐行著他們的祖先留下來的祖訓。

“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問心無愧於己”

長久的沉默。

司馬懿隻是站在那裡,一言不發,他的眼睛中帶著些許的沉穩與“耐心”。

狼在狩獵的時候,總是十分有耐心的,就那樣趴伏在雪地裡,靜靜的看著獵物走向滅亡。

曹丕從回憶中醒來,臉上帶著些許笑意。

“好了,不說這些了。”

“朕欲令叡兒監國輔政,立為皇太子,代為掌管朝務。”

“仲達啊,你可有什麼看法?”

司馬懿恭恭敬敬的說道:“臣定然儘心輔佐殿下。”

看著他這幅樣子,曹丕倒是顯得有些無奈和無趣了,他擺了擺手讓司馬懿退下。

等到司馬懿的身影消失在了這大殿中,曹丕才再次出聲。

“先生覺著,仲達如何?”

一個人影緩緩從後殿中走出,這人一身靛藍色的長衫,臉上神色淡然溫和,整個人的氣質如同白開水一般讓人瞧不出半點特征,但那雙“似笑非笑”的桃花眼卻打破了這種寡淡的氣質,讓他顯得明媚起來。

他氏陳,單名一個“英”字。

陳英也不與曹丕客氣,直接坐在曹丕的麵前,隨手拿起來一塊點心,一邊吃一邊說道:“鷹視狼顧,野心不小。”

“將來定然是禍國之奸佞。”

曹丕歎了口氣,這個判斷和他對司馬懿的判斷相差仿佛,隻是這個時候他也不能動司馬懿,一來國中無有大將,另外一方麵,如今司馬氏已然是世家的領袖,動了司馬懿就相當於是動了整個世家。

而如今魏國和世家的關聯太多了。

一不小心就會傷筋動骨。

看著曹丕苦惱的樣子,陳英終究是沒忍心:“行了行了,做出那副樣子給誰看?”

他無奈的嘟囔了一聲:“真是後悔當年吃了你那口桃子,到現在為了那口桃子還要給你們曹氏當牛做馬。”

“真是命苦。”

曹丕聽了陳英的抱怨,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他這輩子做過的最好的“生意”,便是當年十幾歲的時候外出遊曆,見到了當時正在踐行“千裡路”遊學,所以沒有帶夠盤纏、看著路邊攤販售賣桃子流口水的陳英,並且給陳英買了一個桃子。

之後,二人結伴而行,相交莫逆。

這也是為何陳英會選擇“曹丕”的原因。

他在踐行“問心無愧於己”。

而且,當年的陳英的確是覺著,依照曹操的性格,統一天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即便是當時曹丕即位的時候,他也覺著暫時利用一下世家沒什麼問題。

等到大魏一統的時候,鎮壓這些所謂“世家”以及廢除“九品中正製”就是小事了,因為那個時候就可以用“陳氏”來鎮壓一切,而非是用“陳英”來鎮壓一切了。

隻是可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