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節度使(1 / 2)

談笑之間,皆大歡喜。

安其兒又去縫衣,永康才得以和霍幼楠獨處。

這道聖旨,對永康來說,是個莫大的驚喜。

他總想著擁兵自重,占地為王,做一個遠離皇城爭鋒的逍遙王爺。

這下好了,不用他費心機了!

大昌皇帝直接給了他這一切,讓他名正言順地當一個逍遙王。

官職和封號都是朝廷給的,但實質上擁有的這一切,全都是屬於他個人的。

錢糧自籌!

就說明了一切。

如不這樣,僅靠朝廷供應的話,當了太子的永泰,肯定會從中作梗。

與其讓兩兄弟爭鬥不休,還不如斷了這種依附關係,如此各自互不謀算對方。

老子不好當啊!

當皇帝也是更難,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考慮問題,都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之間互相殘殺。

“父皇信裡說,這裡的一切,都歸我們了!”

永康還是對霍幼楠說出了實情。

“啊……”

霍幼楠被驚得張大了嘴,呆愣片刻,驚道:“聖上不怕你造反了?”

永康點點頭,呢喃道:“他老人家早已猜到了,但還是給了我兵權,還說,他想抽我一頓。”

“該抽!”

霍幼楠微微皺眉,道:“往死裡抽,哪有兒子造老子的反的?”

永康擺擺手,苦笑道:“現在,老夫人也不用躲藏了,安排人把老人家接過來,落雁灘就當做後勤生產地吧!”

此言一出,霍幼楠差點蹦起來!

這麼說?

霍家人從此就不用藏著掖著了,可以正大光明地出現在邊城隨軍生活了。

“那麼,就又得辛苦焦家那小子了!”

霍幼楠巴不得立刻就讓焦凱去接老夫人。

永康擺擺手,搖頭道:“焦凱太忙了,依我看,還是讓上官元英去,呼吉勒多帶些駝隊跟著,夠用了的。”

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永康的臉上,除了苦笑,絲毫看不到欣若狂喜的樣子。

雖然大昌皇帝的決定,多少有些迫不得已的成分在裡麵,但大昌皇帝名正言順的給永康如此大的權力,卻是需要足夠的魄力的。

有了劉安帶來的這道聖旨,定國軍諸將,也不再有後顧之憂了,之前他們多少還是顧慮在內地家屬的安危。

這一下,讓大家都安了心。

而且,大昌皇帝還給了永康一個邊城節度使的職位,督管邊城七郡縣千裡之地上的一應事務。

這直接就等於將整個邊城都丟給他的老九兒子了。

這樣的決定,確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真是為難父皇他老人家了!”

永康長出了一口氣,歎道:“我都怕父皇察覺到不對勁,他那暴脾氣上來,直接集結南片各地方駐軍,直接殺向雁門關拿我們問罪!”

“你還知道怕啊!”

霍幼楠沒好氣地瞪著永康,嗔怒道:“當初霍家被你裹挾,上了這條賊船,我都一路擔心死了!”

“聖上都做到這個份上了,你以後要是敢舉兵造反向皇城動兵刀,就等著被天下悠悠眾口的唾沫星子給淹死吧!”

節度使!

前朝的敗亡,跟節度使製度,還是有很大關聯的。

故此,趙天欽篡了堂兄的皇位,大昌開國就直接廢棄了節度使製度。

大昌皇帝現在,又一次次破例封永康為邊城節度使,這個舉動,連董慶堂都沒想到。

不用想也知道,大昌皇帝封永康為邊城節度使時受到的阻力,出人意料的是,比上次封他為鎮北王時要小一點。

這個,可能是和輔國大臣李嵩,還有閣老夏士誠有關。

這二人,此時行事格外低調,所以朝堂上的反對,也就是另外一些大臣寥寥幾聲。

大昌皇帝如此安排,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永康是他的兒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